题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最全题库2022-08-02  39

问题 题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展示现如今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现象,提问:可以采取哪些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概念
【教师活动】给学生呈现两段乡村发展的资料,一则是:扩大放牧增加了收入但是导致草场退化,另一则是:种植中药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依旧山青水绿,提问:哪种方式合理并说出原因。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相互交流,发表个人观点。
【教师总结】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第一种生产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后代人发展的权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教师补充】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他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探究内涵
1.发展的观念
【教师活动】呈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个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解决策略分别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资料自我总结并交流展示结果。
【师生总结】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增长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危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
2.公平的观念
【教师活动】展示近几十年东北鹤岗的发展过程,提问:鹤岗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思想?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的观念。首先是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基础,应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其次是区域之间的公平,无论是哪个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在可持续中,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3.环境的观念及权利的观念
【教师活动】呈现不同时期“世界环境日”主题,讨论:“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些思想?
【学生活动】以前后桌四人为以小组,交流讨论。
【师生总结】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既把环境保护作为他激励追求的基本目标,又需要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认为,在与大自然和谐的背景下,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即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探究: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多使用绿色的出行方式、节约资源等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我国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803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