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免费题库
2022-08-02
47
问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数学与科学)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2)(数学与科学)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3)(数学与科学)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概念: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叫众数。
特点: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众数是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2)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众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众数的特点,并能将众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利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根据课本情景提问题
用课件出示课本中20名候补队员的身高情况,请学生们仔细观察,通过小组讨论,试着找出数据的特点。
?二、新授:1.引导学生思考并计算出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与中位数。
学生回答:候补队员身高的平均数:1.475米;候补队员身高的中位数:1.485米。
教师总结:平均数与中位数可以体现数据的一方面趋势,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出现的次数体现出数据明显的集中趋势。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①老师想问问大家,在这组数据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
②学生讨论:1.52米出现的次数最多。
③教师总结:.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三、巩固与小结:
同学们都了解了众数的定义,那么请大家谈一谈,说一说,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集体谈论: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设计理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现,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之间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处理,让学生能够将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4195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爱之深,责之切”体现了()的德育原则。A.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联结理论 B.认知理论
根据记忆的(),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A.信息从输
小刘打算用五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又很快把精力投人到新任
张老师根据小贾的气质类型特点,决定培养小贾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能够沉着冷静地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其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
下列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简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
随机试题
Slaverywaslegalforover200yearsinsomepartsofNorthAmerica,par
OBDURATE:A、inefficientB、candidC、dishonestD、expressiveE、complaisantE
Thegrowthofpart-timeandflexibleworkingpattern,andoftrainingandretrai
[originaltext]Advertisinginformsconsumersabouttheexistenceandbenefit
()是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A.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 B.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C
213.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如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得到设备运行
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
下列属于工矿企业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矿企业(原非煤
2015年某市从事接触粉尘工作的劳动者人数为3万人,通过相关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关于建设工程索赔成立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索赔的事件必须是对方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