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课堂上,学生对新老师颇感好奇,课堂氛围异常安静。教师板书学习的题目《动

免费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材料:课堂上,学生对新老师颇感好奇,课堂氛围异常安静。教师板书学习的题目《动物怎样吃食物》。第一个内容即分析哺乳动物怎样吃东西。教师提问:“什么是哺乳动物呢?”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胎生,吃母乳长大。”(一个十分恰当的回答)教师满意地笑了,正欲讲:“那它们长大了吃什么?”不料学生小手依然林立。教师不明白了:“我还没提问,你们干嘛举手?”“老师,我们有问题!”教师微微皱眉,只得让一名学生起立提问,“请问人是哺乳动物吗?”教师肯定了他的意见,可举手的同学有增无减。无奈教师只得再叫一名学生。“听说鸭嘴兽也是哺乳动物,它也是吃奶长大的吗?”教师的脸开始泛白:“这节课不讨论这个。”“可我们想知道”,学生不屈不挠地问。教师原先安排的程序被学生的提问打乱。显然,教师是生气了:“人坐在座位上是不会随便乱问的,只有小动物才会这样,现在我看谁变成小动物了。”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听课的热情远远没有之前高涨了。问题:请运用新课改的教育观分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

解析 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新课改下的教育观,我们要引以为戒。
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材料中,老师只关注“回答恰当”的学生,而忽视了其他提出疑惑的同学,甚至变相不准学生发问。这样的做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其次,新课改强调教学应该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尊重学生意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材料中,当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教师并没有及时解决,也没有做到因势利导,只做了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再次,新课改强调教学应该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材料中,教师只注重结论,不注重学生相互讨论学习进步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学生的问题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不仅知道结论是什么,更知道结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个结论。
最后,新课改强调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材料中,教师只注重教学进程被打乱而生气,不让学生提问,导致学生听课的热情远没有之前高涨。说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变化,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践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35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