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托班幼儿吃饭时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不肯张嘴巴或不肯咀嚼吞咽。为解决这个问

考试题库2022-08-02  8

问题 材料:托班幼儿吃饭时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不肯张嘴巴或不肯咀嚼吞咽。为解决这个问题,张老师想了很多办法。一天中午吃饭时,张老师端了一碗饭菜,边示范边夸张地说:“我是大老虎,嘴巴张得大,牙齿咬得快,一会儿饭菜吃光光!”鼓励幼儿和老师一样学做大老虎。在进餐巡视时,张老师一会儿对吃得快的宝宝说:“嗯,原来这里有一只大老虎,我喜欢。”一会儿又走到另一个宝宝身边说:“这只老虎吃得真香呀!”有时还在“大老虎”身上贴个贴纸……慢慢地,幼儿爱吃饭了,也会吃饭了,把饭含在嘴里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张老师还发现,每次吃饭璐璐总习惯用手擦嘴巴,所以吃完饭后,她的衣袖总是沾有很多菜汁。一天吃鸡腿,张老师特地在璐璐桌子上放一条干净的小毛巾,让璐璐记得将沾满油腻的小嘴在毛巾上擦一擦,所以那天璐璐的衣袖就很干净。从那以后,每到吃饭时,张老师总会给璐璐准备一条毛巾,璐璐养成了随时用毛巾擦拭嘴和手的习惯,衣袖总是干干净净的。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张老师的行为。

选项

答案

解析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材料中张老师的行为主要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具体有以下几点:
    (1)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幼儿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对社会、自然及音乐美术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材料中张老师发现了幼儿吃饭时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通过示范和鼓励的方式,让幼儿改善了不爱吃饭的情况,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自理能力。
    (2)坚持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使其拥有“一技之长”。材料中的张老师通过自己来示范大老虎吃饭的样子,生动活泼中让幼儿掌握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基本的生活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素质。幼儿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无论大小事,教师都应身体力行、做出表率。材料中,张老师通过示范大老虎吃饭的方式,让幼儿的吃饭习惯这样的小事得到改善,通过悄悄为璐璐准备干净的毛巾的行为,让璐璐的卫生习惯得到改善。
    (4)践行了正确的幼儿教育价值观。材料中张老师通过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性,在尊重、维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对待幼儿,综合各种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1122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