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

题库2022-08-02  54

问题 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21年经济重点任务,其中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八大重点之一。碳中和目标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日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定价是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最艰巨的议题之一。【问题】1.简述绿色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作用。2.简述绿色金融、碳金融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3.简述碳定价的作用,简述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各自的特点。4.从宏观政策制定、金融机构实践、加强国际合作等角度谈谈我国金融业应如何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选项

答案

解析 1.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加速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我国绿色金融在创新中取得重大发展。
(1)从经济增长效应看,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效应为正,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2)从产业转型效应来看,绿色金融水平的提高对全国和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其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不平衡,绿色金融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还未能体现。
(3)从节能减排效应看,仅东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他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并不显著。这说明这些地区应该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
(4)我国各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绿色金融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拉动作用。虽然其对中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尚不显著,但总体来说,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


2.
(1)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即为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2)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3)绿色金融与碳金融的区别:
①碳金融主要目标是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目前我国对”碳金融”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在其他领域较少出现。
②绿色金融指金融部门应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与环境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并在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向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绿色金融具体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业应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保持可持续发展。金融监管部门相关文件中涉及的主要是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近几年部分商业银行也开始涉足相关业务。

(4)绿色金融与碳金融的联系:
作为绿色金融的一个分支,尽管碳金融并非主流绿色金融产品,但得益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多年的建设,碳金融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取得了较大发展,碳排放权金融产品的发展可以说比绿色债券、基金、保险等主流绿色金融产品更成体系和具有操作性,可以为绿色金融落地推广提供一 个“准而精”的突破口和抓手。
从概念来看,碳金融面对的市场主体层次比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主体相对更为丰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了不同行业的企业,还包括各类金融机构和个人,可衍生出的金融服务种类较多,而且从项目边界、方法标准、激励机制、覆盖领域等方面,比传统主流的绿色金融产品更能够作为绿色金融深度挖掘的有力工具:

①碳市场边界明确,有利于项目识别。
②碳市场具有明确价格信号,有利于辅助绿色资产定价。
③碳市场有自身可循环的正向激励机制,有助于弥补绿色产业发展自身激励不足的问题。


3.
(1)碳定价的作用:
1)在控制全球碳排放的实践中,碳定价机制主要有两种形式: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
2)各国政府和企业对碳定价在向脱碳经济转型中的基本作用日益达成共识。
①对于政府而言,碳定价是减少排放所需的气候政策一揽子计划之一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也可以成为-种收入来源,这在预算紧张的经济环境中尤为重要。
②企业可以使用内部碳定价来评估强制性碳价格对其运营的影响,并作为识别潜在气候风险和收入机会的工具。
③长期投资者使用碳定价来分析气候变化政策对其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使他们能够重新评估投资策略并将资本重
新分配给低碳或适应气候的项目。
(2)碳税的特点:
①碳税采取的是价格干预,视图通过相对价格的改变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以降低排放数量。
②从排放成效看,碳税可能使企业在采取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的同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将新增碳税的成本转嫁给
下游消费者,导致碳税只能增加财政收入而不能对排放形成有效约束。因此,碳素的效果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③从减排成本看,碳税主要是信息成本。信息不充分会导致税率偏离合理水平,进而损害碳税的有效性。
④从短期政策可行性看,碳税比碳交易机制可能更有效率。与价格波动幅度巨大的碳排放交易相比,碳税更有确定性和效率。此外,碳税避免了棘手的减排配额的分配问题。
⑤碳税短期效果更好,能促使国内高碳、能源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较大减排。
(3)碳排放权交易的特点:
①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数量干预,在规定排放配额下,由市场交易来决定排放权的分配。
②与碳税相比,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排效果相对确定。从这一意义上说,同一力度的减排政策,碳交易的减排成效可能更大。
③与碳税相比,碳排放权交易所需信息相对简单,通过采用拍卖方法,在机制设计合理的情况下,企业减排成本应该可以在其报价中得到充分反映,无须政府付出额外的信息成本。
④从中长期看,基于总量控制的市场碳交易,仍是实现碳减排成本最低、效率最明确的政策工具。


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 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1)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明确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加强规范和监管,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形成治理合力。要加强开放合作,构建有活力、有创新力的制度环境,强化国际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平台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2)要健全完善规则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经济法律法规,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
(3)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场大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碳排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5)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项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6)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7303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