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财务会计
甲、乙、丙一同抢劫丁,在抢劫过程中,甲、乙主张杀掉丁灭口,而丙不作声,后甲、乙将
甲、乙、丙一同抢劫丁,在抢劫过程中,甲、乙主张杀掉丁灭口,而丙不作声,后甲、乙将
考试题库
2022-08-02
57
问题
甲、乙、丙一同抢劫丁,在抢劫过程中,甲、乙主张杀掉丁灭口,而丙不作声,后甲、乙将丁杀害,在此过程中丙一直旁边协助制服丁并望风。后案发,经一审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对甲、乙二人均以抢劫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数罪并罚后,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对丙以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一审判决后,甲、乙、丙均没有提起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提起抗诉。在案件核准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情况,则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本案?( )查看材料A.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甲死刑判决的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甲的死刑判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正确,认为对乙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对乙改判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乙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认为对甲的死刑判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正确,对甲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D.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甲乙死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选项
A.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甲死刑判决的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甲的死刑判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正确,认为对乙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对乙改判
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乙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认为对甲的死刑判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正确,对甲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D.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甲乙死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核准情况及处理。《刑诉解释》第352条规定,对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由此可知A、B、C选项正确。第35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5)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故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aiwukuaiji/2255827.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注册税务师题库5127分类
注册税务师
5127
相关试题推荐
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认为()是导致内伤虚损的重要原因。A.劳逸过度
甲在一起债权债务纠纷中提起诉讼后因故撤诉并得到人民法院允许。3个月后甲反悔,甲(
甲、乙、丙一同抢劫丁,在抢劫过程中,甲、乙主张杀掉丁灭口,而丙不作声,后甲、乙将
甲、乙、丙一同抢劫丁,在抢劫过程中,甲、乙主张杀掉丁灭口,而丙不作声,后甲、乙将
甲、乙合谋窃取丙的银行卡并平分取出的现金,乙将偷窥到的银行卡密码告诉甲,两人再乘
甲在国内拥有房屋一套,但其本人一直在国外居住。甲的邻居乙将该房占为己有,并将之分
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有权主张( )对公司债务
目前主张联合使用抗疟药的目的是()A: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B:使疟原虫的不同代
下列有关诉讼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的,认定为诉
甲大学与乙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乙为甲承建新教学楼。经甲同意,乙将主体结构
随机试题
Thedifferencesbetweenmenandwomen(1)_____whytheyhavedifferentexpec
Welearnfromthepassagethat[br][originaltext]MostAmericansthinkthe
MercedesestatecarsandFiatrunarounds(轻便小汽车)arebeingusedtotestupto
下面各种分布中,其曲线形态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 B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以上的,由活动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
A.腹腔穿刺可抽出食物残渣 B.腹膜后血肿 C.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D.
患者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其临床意义是A.大肠郁热下迫直肠
患者静脉注射青霉素后9天,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腹部疼痛,体温38.5℃,关节疼
进入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 )。A.土地征用费 B.青苗赔偿费 C.缓建工程
某银行新推出的一项理财计划明确说明投资者可能面临收益的投资风险,但银行保证于到期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