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患者男,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
患者男,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
admin
2022-08-02
98
问题
患者男,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1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减退、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P88次/分,BP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WBC3.5×10
/L,N60%,L40%,血HBsAg(+),抗HAVIgG(+)。为确诊该病例,首选的检查是A.肝功能化验B.肝炎病毒血清C.血培养D.肥达反应E.肝、胆、脾彩超
选项
为确诊该病例,首选的检查是
A.肝功能化验
B.肝炎病毒血清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肝、胆、脾彩超
答案
C
解析
1.伤寒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根据题干,该患者符合伤寒表现,所以选E。抗HAV IgG(+)是过去感染过甲肝的标志,抗体持续存在多年,HBsAg(+)可见于病原携带者,且该患者的临床不符合活动性肝炎,故A、B、C、D均不正确。
2.伤寒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是血清肥达反应,多数患者在病程第二周出现阳性,4~5周可达80%。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第2周后逐渐下降,是确诊伤寒常用依据,故选C。A和B是肝炎的诊断指标,对伤寒诊断意义不大。E属于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对诊断意义不大。
3.伤寒患者首选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原治疗,辅以休息、护理、降温、少渣饮食等一般治疗,故选D。A、B、E属于急性肝炎的治疗,用激素退热,减轻中毒症状,可能加重病原的扩散,故不选C。
4.伤寒常见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肠出血和肠穿孔,常发生于病程的2~3周,穿孔多位于回肠末段,其次是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故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7054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女,17岁。脑部受伤住院,入院后虽经积极救治,但3天后患者进入脑死亡状态。医师告
某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经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主治医师刘某值夜班时发现患者
男,28岁。胸闷气促3年,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剧烈运动后气促加重,应用沙丁胺醇气
男,22岁,因为怕脏和反复洗手等被诊断为强迫症。心理治疗师要求患者触摸地面、门把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碍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上皮细胞变
患者虽已住院,但仍坚持工作,并要求提前出院。这种患者角色转变的类型为( )。A
患者有损害,但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A.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紧急情况下
下列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A.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B.医
女婴,5个月。咳嗽伴发热三天,喘憋1天。无明显咳痰,体温波动在38~39℃,喘憋
女,23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言自语,有时独自发笑,有时对空谩骂,感觉被人
随机试题
Therepublicationofthepoet’smostrecentworkswillcertainly______hisnati
BlowingHotandColdClimatechangemaybes
哪项不是初次应答的规律A.潜伏期长 B.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C.抗体水平
某导游由于途中堵车未能按照自己宣布的出发时间抵达饭店,他到后,见大部分游客均已坐
患者,男,45岁,胸闷,咳嗽,咯吐痰涎,色白清稀,鼻塞流涕。用药苜选A、归肺经
(2020年真题)张某拟投资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关于其可以采取的交易方式,
可导致药物代谢酶变异的是A:药物过量 B:外界因素引起 C:脏器功能受损
C
按基础工具划分,金融期货可分为()。 A.债券期货B.外汇期货 C.利率
为保证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中需明确的内容包括()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