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是A.容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B.高热,烦渴,易激惹,可惊厥

admin2022-08-02  20

问题 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是A.容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B.高热,烦渴,易激惹,可惊厥C.尿多,比重低D.皮肤弹性极差E.血清钠<150mmol/L

选项 A.容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B.高热,烦渴,易激惹,可惊厥
C.尿多,比重低
D.皮肤弹性极差
E.血清钠<150mmol/L

答案 B

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高渗性脱水临床特点的理解记忆。选错的顺序依次为C、D、A、E。首先应注意此题是对脱水性质特点的考核,而非严重度的判断。但在选项中所给的既有脱水性质的判断点,也有脱水程度的判断点,因此在审题时首先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从主题"高渗脱水"而言,其基本特征是电解质损失量比水分少,血浆渗透压较正常高,血清钠>150mmol/L,从这一高渗脱水的生化定义出发.E项已可除外。由于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内脱水,而细胞外液容量却得到部分补偿,故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而低渗性失水与之相反,在失水量相等的情况下,却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因此答案A反而是低渗脱水特征可排除。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和细胞内脱水,患儿可出现脱水性高热,烦渴,易激惹,神经细胞脱水可出现惊厥,因此答案B为正确选项。C、D两项均与脱水性质判断无关,皮肤弹性和尿量是作为脱水严重度的判断依据,对脱水性质的判别无特异性,因此D已不可能作为判断依据而可除外。至于C项,错选率最高是不应该的,作为脱水,不论何种性质,循环血量减少,ADH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尿量必然减少,尿渗透压必然增高,绝不会存在多尿和低比重。错选C是对脱水总概念不清。而错选它项则是未明确高渗脱水的基本定义及继之的病理变化,其次是混淆了脱水性质和量的判断依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699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