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大量饮酒,可造成肝毒性,产生该毒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与非治疗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大量饮酒,可造成肝毒性,产生该毒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与非治疗
admin
2022-08-02
102
问题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大量饮酒,可造成肝毒性,产生该毒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与非治疗部位的靶标结合,产生非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即毒副作用B.与非治疗靶标结合,产生非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即毒副作用C.代谢后产生特质性药物毒性D.抑制肝药酶CYP3A4,导致合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E.诱导肝药酶CYP2E1,导致毒性代谢物增多
选项
A.与非治疗部位的靶标结合,产生非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即毒副作用
B.与非治疗靶标结合,产生非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即毒副作用
C.代谢后产生特质性药物毒性
D.抑制肝药酶CYP3A4,导致合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
E.诱导肝药酶CYP2E1,导致毒性代谢物增多
答案
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毒副作用原因。
①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经CYP2E1代谢产生氢醌,正常情况下与谷胱甘肽作用解毒后排泄。乙醇是CYP2E1的诱导剂,可诱导该酶的活性增加。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药品的患者,如同时大量饮酒就会诱导CYP2E1酶的活性,增加氢醌的量,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谷胱甘肽,造成谷胱甘肽耗竭,另一方面与体内的肝、肾蛋白等生物大分子作用产生毒性。
②酮康唑抑制肝CYP3A4活性,减慢阿托伐他汀代谢,使后者的横纹肌溶解风险加大。
③奈法唑酮可生成亚胺-醌和氯代对醌代谢物,造成肝毒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58693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西药学专业1题库执业药师分类
西药学专业1
执业药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中药雷公藤制剂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鞣质可分为缩合鞣质和可水解鞣质。研究表明,缩合鞣质的毒性较低,对肝脏无毒或只有轻
毒性中药药性峻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甚则死亡,因此掌握毒
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中药是A.罂粟壳 B.麻黄 C.大黄 D.斑螫 E.
可拮抗华法林凝血作用的药品是A.亚叶酸钙 B.维生素B6 C.乙酰半胱氨酸
属于β受体阻断剂的降低眼压药是A.毛果芸香碱 B.甘露醇 C.乙酰唑胺 D
可用于治疗甲癣、足癣、体癣和股癣等浅表性真菌感染的药品是A.氟胞嘧啶 B.伏立
会加重奥沙利铂所致的严重神经系统毒性(感觉障碍、痉挛)的行为是A.饮用热饮 B
患者,女,26岁,妊娠3个月,因肺炎住院治疗,应禁用的抗菌药物是A.阿莫西林
服用叶酸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需同时联合使用的药品是A.维生素B1 B.维生素B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M:Canyoutellmethetitleofthisoilpainting?W:Sorry,Id
[originaltext]Moderator:Hello,ladiesandgentlemen,Ifeelhonoredtoint
【B1】[br]【B9】[audioFiles]audio_eusm_j01_273(20099)[/audioFiles]Thereisaseri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对,施工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病理特点为A.子宫内膜表现为混合型,残留的分泌期内膜与新增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CT扫描最适宜的时间为A.发病3周后 B.发病3天后 C.发
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A.媒介传播
下列关于职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职位评价是对未来职位状况的预测 B:
泵是化工厂主要流体输送机械。泵的选型通常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技进行。下列关于
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A.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