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在于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 B、消除分泌
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在于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 B、消除分泌
admin
2022-08-02
34
问题
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在于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B、消除分泌胃酸——壁细胞C、消除分泌胃泌素——G细胞D、切除溃疡病灶E、阻断神经和体液对胃酸的调节
选项
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
B、消除分泌胃酸——壁细胞
C、消除分泌胃泌素——G细胞
D、切除溃疡病灶
E、阻断神经和体液对胃酸的调节
答案
E
解析
外科治疗溃疡病的理论根据和地位:1.外科切除溃疡病灶后,根本上解决了慢性穿透性或胼胝性溃疡不易愈合问题,同时消除了病灶对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有助于消除症状,防止复发。2.切除溃疡病好发部位,绝大多数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胃小弯附近幽门窦部等,这些部位在胃大部切除时均被切除,溃疡再发的机会自然就很小。3.减少胃酸的分泌,由于胃体部在手术时大部被切除,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腺体大为减少,手术后的胃液分泌中仅有低度游离酸,这也可减少溃疡再发的可能。4.增加了胃酸被中和的程度,手术后碱性十二指肠内含物进入胃内的机会增多,可使胃液的酸度进一步中和而降低。5.缩短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胃粘膜被刺激机会减少,也可以减少溃疡发生的可能。6.胃迷走神经切断后,胃液分泌量和酸度明显降低,基础胃酸分泌量可减少80~90%,消除了神经性胃酸分泌,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致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7.迷走神经切断后,游离酸完全消失,基础酸中不出现游离酸,消除了迷走神经引起的胃泌素分泌,从而减少体液性胃酸分泌,达到治愈溃疡病的目的。胃大部切除术虽不是针对溃疡病发病机理的理想疗法,但当溃疡病已具有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时,胃大部切除术至少在目前是较最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手术死亡率已降至1~2%。远期疗效据国内文献报道,症状完全消失又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者可达85~90%,可称满意;但有小部分病人在术后不免发生各种并发症,是胃大部切除术尚存在着某些缺点而有待进一步改进。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溃疡病,国外广泛采用。认为本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代替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溃疡。国内开展本术式较晚,临床病例较少,确实疗效尚无定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5296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胃黏膜中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A.壁细胞 B.G细胞 C.黏液细胞 D.主
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是A.长春新碱和泼尼松 B.甲泼尼龙 C.十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A.血管肉瘤 B.移行细胞癌 C.乳头状瘤 D.
工作细胞的电活动主要特征是A.0期除极速度快 B.无1期复极 C.4期自动除
自律细胞的电活动主要特征是A.0期除极速度快 B.无1期复极 C.4期自动除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可导致A.细胞免疫缺陷 B.抗体产生下降 C.细胞免疫
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A.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B.增强机
能使细胞去极化达阈电位的是A.阈刺激 B.K+外流 C.ACh受体阳离子通道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普氏立克次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肺炎支原体
消化性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穿孔 B.幽门梗阻 C.恶变 D.出血
随机试题
Helostallhismoney.Theonlythinghecoulddowastocallhiswifeforhelp
Whodoesn’tlovebeinginlove?Atruelovelistenstoyoutalkaboutwork,l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A.小 B.大 C.
建筑架子工属于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患者,男,36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1个月入院,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时患
外科急腹症最根本的治疗原则是A.纠正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 B.控制感染 C
经产前检查,医生应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的胎儿疾病诊断是()A.有严重遗传性疾病
患者,男,56岁。形体肥胖,困倦易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苔腻。此属
浆液性痰多见于A.急性支气管炎B.肺脓肿C.支气管扩张D.肺淤血E.肺组织坏死
患者女性,35岁。5年前患高血压,近1年来双下肢经常水肿。血压180/125m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