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2岁,食欲下降2天,发热伴手足皮疹1天,体温最高达40℃,无吐泻,无惊

最全题库2022-08-02  44

问题 患儿,男,2岁,食欲下降2天,发热伴手足皮疹1天,体温最高达40℃,无吐泻,无惊抖。查体:T39.6℃,P150次/分,R24次/分,BP100/70mmHg。精神萎靡,双手心、足心、臀部散在红色小丘疹,未见疱疹,口腔内可见数个小溃疡样病变,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四肢温暖。双侧膝腱反射对称存在,双巴氏征阴性。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疱疹性咽峡炎B.麻疹C.水痘D.手足口病E.猩红热

选项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疱疹性咽峡炎
B.麻疹
C.水痘
D.手足口病
E.猩红热

答案 D

解析 1.该患儿急性起病,发病第1天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手足口病诊断明确。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是一组肠道病毒,大约有20多种(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ECHO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

3.该患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状,处于手足口病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4.该患儿年龄不足3岁,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惊抖,颈部抵抗,外周血WBC升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等,符合手足口病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表现,为手足口病重型。

6.患儿病情进展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咯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出现湿啰音,末梢循环差,提示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7.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严重者导致死亡,治疗应严格控制液体负荷、降低颅内压、抑制交感神经功能、保护心脏功能、积极呼吸支持、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21190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