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贫血1年,加重1个月伴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来门诊看病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贫血1年,加重1个月伴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来门诊看病
admin
2022-08-02
77
问题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贫血1年,加重1个月伴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来门诊看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双大腿肌肉酸痛和活动障碍,并逐渐出现双肩胛区肌肉、双上肢肌肉疼痛和乏力,双手不能上抬。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等检查后诊为自身免疫性贫血,给予激素治疗后好转,但患者不规则服用激素治疗1个月后停药。半年前上述症状再发,且较前加重,伴有发热,最高达38℃。发热时,肌肉疼痛加剧,在当地医院给予鱼腥草、氨苄西林治疗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但1~2天后体温又再上升,症状反复。由于经济困难,中断治疗。近来胃口差,进食少,体重下降约20斤。患病以来,月经停止。查体:慢性病容,精神较差,体态消瘦,头发稀疏,面部水肿,面部可见大片状红斑,双眼无神,分泌物较多,眼睑较苍白。心肺腹正常。四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压痛阳性,以双大腿肌肉明显,无红肿,无皮温升高,双上肢不能上抬。四肢多个大小关节均有压痛,活动受限,无明显红肿。患者治疗方案A.泼尼松1mg/kg+NSAIDB.泼尼松2mg/kg以上C.泼尼松1mg/kg+CTXD.泼尼松1mg/kg+NSAID+CTXE.泼尼松1mg/kg+NSAID+抗生素F.泼尼松1mg/kg
选项
患者治疗方案
A.泼尼松1mg/kg+NSAID
B.泼尼松2mg/kg以上
C.泼尼松1mg/kg+CTX
D.泼尼松1mg/kg+NSAID+CTX
E.泼尼松1mg/kg+NSAID+抗生素
F.泼尼松1mg/kg
答案
C
解析
2.结合患者临床体征:脱发、面部红斑、关节炎、贫血貌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贫血、抗核抗体阳性可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提示:给予合理治疗方案10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带药出院。此后,患者每个月都定时来院复查疗,随访半年后,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常规示WBC7.96×10
/L,RBC3.93×10
/L,Hb129g/L,尿常规正常,ESR5mm/h,IgG8.80g/L,IgA1.52g/L,IgM1.51g/L,补体C3 950mg/L,白蛋白38.4g/L。3.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用泼尼松每日1mg/kg,晨起顿服。连续服用8周,然后逐渐减量,每1~2周减少10%,减至小剂量(0.5mg/kg),做维持治疗。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每次10~16mg/kg,通常4周冲击一次,冲击6次后,改为每3个月冲击1次,至活动静止后1年,才停止冲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2026525.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全科医学301题库主治类分类
全科医学301
主治类
相关试题推荐
患者,男,68岁,右侧胸背部疼痛1周,皮疹3天,查体可见右侧胸背部数片红斑基础上
患者,男,68岁,右侧胸背部疼痛1周,皮疹3天,查体可见右侧胸背部数片红斑基础上
患者,男,68岁,右侧胸背部疼痛1周,皮疹3天,查体可见右侧胸背部数片红斑基础上
A.有利于患者的原则 B.尊重患者自主性原则 C.知情同意原则 D.公正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近1周来咳嗽加剧,双肺有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WBC及中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近1周来咳嗽加剧,双肺有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WBC及中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近1周来咳嗽加剧,双肺有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WBC及中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近1周来咳嗽加剧,双肺有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WBC及中性
患者,女性,20岁。3天来发热38℃,皮肤,巩膜柠檬色黄染。查体:血压120/7
患者,女性,20岁。3天来发热38℃,皮肤,巩膜柠檬色黄染。查体:血压120/7
随机试题
Spendingtimeinabookshopcanbemostenjoyable,whetheryouareabook-lov
防烟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设置加压送风设施 B.前室的使用面
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的散文派别是()A.阳羡派 B.常州派 C.阳湖派
系统中发生()时,禁止操作或手动调节该段母线上的消弧线圈。单相开路$;$单
信贷杠杆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通过调节利率和确定不同的贷款方向、贷款数量
根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影响客户资信的重大事项包括()。A.外部政
A.是一种个人的力量,具有广泛性 B.是一种自我的力量,具有深刻性 C.是一
机动车维修经营依据维修车型、种类、服务能力和经营项目实行分类许可,主要包括()A
预制叠合类构件、预制梁等水平构件安装后应对( )进行校核与调整。A.安装位置
骨瘤() A.好发于颅骨和下颌骨 B.好发于手和足的管状骨 C.好发于骶尾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