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房颤的心房率A.80次/分 B.100~150次/分 C.15
房颤的心房率A.80次/分 B.100~150次/分 C.15
题库
2022-08-02
35
问题
房颤的心房率A.80次/分 B.100~150次/分 C.150~250次/分 D.250~3507欠/分 E.350~600次/分
选项
A.80次/分
B.100~150次/分
C.150~250次/分
D.250~3507欠/分
E.350~600次/分
答案
E
解析
[考点评析] 1.室性早搏 (1)心电图诊断: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0.12秒)而畸形的QRS波群;②畸形的QRS波群之前无P波;③代偿间歇完全;④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ST段随T波位移;⑤有二联律、二联律和间位性室早。 (2)治疗:健康人偶可发生无需治疗。伴发器质性心脏病者,应治疗原发病。抑制室早,常用利多卡因静注为首选,无效可静注普鲁卡因酰胺、心律平,再无效可试用心得安。 2.室上性心动过速: (1)心电图诊断: 阵发性:①心率120~25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相似,可伴差异性传导而增宽。②P波为逆行性,也可能缺如或在QRS波群之后。 非阵发性:①心申在70~130次/分,心律齐,QRS波群为室上性,若伴室内差异传导,则ORS波群可宽而畸形。②P波形态为逆行性,有时可房室分离。 (2)治疗: 控制发作: ①刺激迷走神经; ②应用升压药物;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异搏定或普鲁卡因酰胺; ④电复律。 预防复发:避免诱因,适当应用镇静药。 3.心房纤颤: (1)心电图诊断: ①P波消失,代之以基线的形态、振幅、频率均不一致的房颤波(f波).心房率多在350~600次/分之间。 ②心室率多数快而不规则,多在120~200次/分之间。 ③QRS波群的形态和振幅有差异,但多为室上型。 (2)治疗: 去除诱因,再据阵发性或持续性而分别治疗。①阵发性(急性):症状严重应首选电复律;无严重心血管损害,首先减慢心室率。②持续性(慢性):电复律或药物复律,但均有危险,如无复律可能,则宜以控制心室率为目的。 4.辨证论治: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动悸”范畴,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惊则平之”,治疗大法为“宁心止悸”。 风湿热证宜疏风清热、通脉安神;任氏通脉宁心饮加减;热毒犯心证宜泄热解毒、宁心通脉;黄连解毒汤加减;痰饮凌心证宜豁痰理气、宁心安神;用涤痰汤加减;心脉瘀阻证宜活血化瘀、行气通脉;血府逐瘀汤加减;心肝失调证宜平肝镇逆、宁心定悸;羚角钩藤汤加减;心胆失调证宜补气养心、壮胆安神;十味温胆汤加减;气阴两虚证宜益气养阴、宁心复脉;用人参养荣汤加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96922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心电图上有完全代偿间歇的心律失常是A.房性期前收缩 B.心房颤动 C.室性期
下列各项,不符合心房颤动心电图特征的是A.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形态及间距均
关于房颤的听诊特点正确的是()A.能听到心房颤动音 B.心率常在正常范围 C
女性,46岁,突发心悸1天入院。心电图示心房扑动、2:l传导,心房率300次/分
下列最不符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是A、P波与QRS波无传导关系 B、心房率快于心
房颤的心房率A.80次/分 B.100~150次/分 C.15
房扑的心房率A.80次/分 B.100~150次/分 C.15
心脏触及震颤多由于A、心脏瓣膜轻度关闭不全 B、心脏瓣膜狭窄 C、心房颤动
A.心脏杂音 B.心房颤动 C.下肢浮肿 D.风湿性心脏病 E.二尖瓣狭
A.心脏杂音 B.心房颤动 C.下肢浮肿 D.风湿性心脏病 E.二尖瓣狭
随机试题
Whatisthespeakertalkingabout?[br][originaltext]ThisweekinourFor
ForanyEnglishman,therecanneverbeanydiscussionastowhoistheworld
分子中含有异咯嗪的物质是( )。A.NAD+ B.NADP+ C.FMN
把下面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得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是:
常用甘草汁煮的药物是A.附子B.黄精C.远志D.草乌E.珍珠
患者男性,65岁,活动后出现心悸、大汗、胸部闷痛,持续约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采取分泌物做口腔真菌培养时,采集部位宜在A:两侧腭弓 B:扁桃体 C:舌面
有关梅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交接而成
(2021年真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由乙、丙公司于2019年1月1日共
有抗冻要求的港航工程混凝土,细骨料中总含泥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的限值为不大 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