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患者,女性,27岁。产后4周,右乳胀痛3天,见右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色白,灼热,
患者,女性,27岁。产后4周,右乳胀痛3天,见右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色白,灼热,
练习题库
2022-08-02
68
问题
患者,女性,27岁。产后4周,右乳胀痛3天,见右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色白,灼热,压痛,中不软(一),4cm×4cm大小。应诊为A.乳痈B.乳发C.乳痨D.乳疽E.乳核
选项
A.乳痈
B.乳发
C.乳痨
D.乳疽
E.乳核
答案
A
解析
考点:1.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病因病机:乳汁淤积:乳头破碎、乳头畸形和内陷,哺乳时疼痛,影响充分哺乳,或乳汁多而少饮,或小儿口中热毒之气,或因毒邪外袭,均可使乳汁瘀滞,乳络不畅,乳管阻塞,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肝郁胃热:情志不畅,肝气不舒;产后饮食不节,胃中积热。2.临床表现: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肿块或有或无,乳汁分泌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不畅等;成脓期肿块逐渐增大,皮色鲜红,疼痛加重,壮热不退,口渴喜饮,若硬块中间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是属成脓阶段;溃后脓出,一般热退,肿消痛减,逐渐愈合。3.辨证论治:初起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用瓜蒌牛蒡汤加减;成脓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用透脓散加减;溃后热退身凉,肿痛逐渐消退,应排脓托毒,用四妙汤加减;若溃后身热不退,肿痛不减,为余毒未尽,参照初起、成脓期治疗。4.成脓形成,宜切开引流,应循乳络方向作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乳络、乳晕、乳头。脓肿小而浅者,可用针管穿刺抽脓后,外敷金黄散或金黄膏。5.预防与调护: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可防止乳汁瘀滞;妊娠后期,常用温水洗乳头,乳头内陷者,轻柔按摩牵拉;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注意乳头清洁,哺乳后尚未排尽时,可用吸乳器或用手按压按摩,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70906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医助理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医助理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 )。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 B.注意通风,保暖
小满月是指产后( )。A.1月 B.2月 C.3月 D.6月 E.12
患者停经56天,呕吐酸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患者女,27岁,多次发生经间期出血,此次出血量多,色深红,质黏,无血块,平时带下
患者因牙痛服用去痛片,7天后四肢出现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有些部位
患者1周前因外伤出现右手食指红肿热痛,肿胀呈圆柱状,皮色光亮,关节轻度屈曲,不能
患者关节游走性疼痛,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伴有发热,恶风,
患者,女,32岁。小腹及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伴腰骶疼痛,低热起伏,带下量多,
患者,女,18岁。头痛1天,以后头部为重,痛如锥刺,舌淡。治疗除用阿是穴外,应选
患者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倦怠无力,纳呆便溏,舌体胖大,
随机试题
Whatisthemainpurposeofthelecture?[originaltext]Listentopartofal
Whatishydroplaning?Itmayhappenonthefollowingoccasions:a【D1】___
中国城市化(urbanization)将会充分释放潜在内需(domesticdemand)。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化
下列不是OGFC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是()。A.细颗粒较少 B.比普通AC更
不参与构成三边孔的边界结构为()A.肩胛下肌 B.大圆肌 C.肱三头肌长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
不属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 B.
下列关于盈亏平衡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有() A.项目评价中常用的是非线性盈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A.跟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急性穿孔 B.幽门梗阻 C.癌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