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曾某,女,22岁,大学生,未婚,于2003年8月17 日入院。半个月前病起于恶寒
曾某,女,22岁,大学生,未婚,于2003年8月17 日入院。半个月前病起于恶寒
题库
2022-08-02
46
问题
曾某,女,22岁,大学生,未婚,于2003年8月17 日入院。半个月前病起于恶寒发热,继而头身困重,呕恶乏力,经服用“藿香正气丸”等,恶寒发热消失,但其他症状未见缓解。现症见: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厌食油腻,口黏不渴,小便不利,大便不爽。T 37.2℃,P 86 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皮肤巩膜黄染,无出血点,胸廓正常,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肝胁下1.5cm,质软,轻触痛,肝区叩击痛,脾未扪及,墨菲征(-)。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血常规:WBC 8.0×10
/L,N0.56.L 0.44。血清总胆红素:26.8p,mol/L,ALT:52U/L。
选项
答案
解析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急性起病,以目黄为主症,故诊断为黄疽。本病因湿热内阻所致,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致身目俱黄;湿重于热,湿为阴邪,故其黄色不太鲜明;头身困重为湿邪内阻,清阳不得外发之故;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乃湿困脾胃,浊邪不化所致。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为湿重热轻之征。辨证属于阳黄,湿重于热证。
西医诊断依据:①患病初期有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四肢无力等前期表现;②体查发现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③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增高等。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黄疸(阳黄,湿重于热证)。
西医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茵陈30g 猪苓10g 茯苓15g 泽泻15g 白术10g 滑石30g(布包) 木通10g 黄芩10g 连翘10g 石菖蒲10g 白蔻仁10g 藿香10g 薄荷6g 川贝母10g 射干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68022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医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医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60岁,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
患者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院治疗,心电图检查每个窦性搏动后出现1个室早,此心电图
老年患者,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3小时入院,现出现频发室早,其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脉微细 B.腹
A.会诊记录 B.入院记录 C.病程记录 D.出院记录 E.死亡记录内容
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 C.恶热汗出,口渴乏力尿黄
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 C.恶热汗出,口渴乏力尿黄
A.淡红舌薄白苔 B.新起恶寒发热 C.口渴饮水不多 D.咳嗽吐白痰 E
A.是否恶寒发热 B.是否胸胁苦满 C.是否咳嗽气喘 D.是否小便清长
A.表热证 B.表虚证 C.实热证 D.虚热证 E.表寒证患者发热微恶寒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IKEAisworkingwithBoKlokUKtobepartofarevolutionin
Althoughheknewlittleaboutthelargeamountofworkdoneinthefield,hesuc
Springisa【B1】________season.Thetemperaturesaremild,andthebloomingtrees
Whoarethesubjectsofthesurvey?[br]Whatkindofaccommodationisthemos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风险管理 B.价格发现 C.投机
金风送爽:橙黄桔绿A.春华秋实:冬日夏云 B.山寒水冷:集萤映雪 C.秋收冬
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根据我国《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符合票据金额填写要求的是()。A.壹万元整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国家提出支持( )建设具有全球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