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状态检查

练习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全身状态检查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体温
1.口腔温度  正常值为36.3℃~37.2℃。口测法温度虽较可靠,但对婴幼儿及意识障碍者则不宜使用。
2.肛门温度  正常值为36.5℃~37.7℃。肛门温度一般较口腔温度高0.3℃~0.5℃。适用于小儿及神志不清的患者。
3.腋下温度  正常值为36℃~37℃。腋测法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相差不超过1℃。生理状态下,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月经期前或妊娠期略高。

二、脉搏
脉搏的检查方法通常是以3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来触诊桡动脉的搏动。如桡动脉不能触及,也可触摸肱动脉、颞动脉和颈动脉等。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儿童较快,婴幼儿可达130次/分。病理状态下,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等,脉率增快;颅内高压、伤寒、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或服用强心苷、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时,脉率减慢。临床上除注意脉率增快或减慢之外,还应注意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心律失常时,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等,脉率少于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

三、血压
(一)测量方法
现广泛应用的是袖带加压法。此法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为最常用。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方法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取血压值。被检查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平第4肋软骨,仰卧位平腋中线)。首次就诊者左、右臂的血压应同时测量,并予记录。让受检者脱下该侧衣袖,露出手臂并外展45°,将袖带平展地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2~3cm,松紧适宜。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体件。然后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待动脉音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1mmHg=0.133kPa)后,开始缓慢(2~6mmHg/s)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测压时双眼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压力值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声音消失时血压计上所示的压力值是舒张压(个别声音不消失者,可采用变音值作为舒张压并加以注明)。正常人两上肢血压可有5~10mmHg的差别,下肢血压较上肢高20~40mmHg,但在动脉穿刺或插管直接测量时则无显著差异。
(二)血压正常标准
我国现采用下述标准。
[YS116_229_2.gif]
(三)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
1.高血压  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如果只有收缩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则称为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见于高血压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少见(约<5%),见于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颅内高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所致的血压增高。
2.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的患者。
3.脉压增大和减小  脉压>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脉压<30mmHg称为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四、发育与体型
发育的正常与否,通常以年龄与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智力和性征(第一、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发育正常时,年龄与体格、智力和性征的成长状态是相应的。
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等。临床上把正常人的体型分为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3种。
临床上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的关系尤为密切。如在发育成熟前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体格异常高大,称为巨人症;反之,垂体功能减退时,体格异常矮小,称脑垂体性侏儒症。

五、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的好坏,一般可作为评定健康与疾病程度的标准之一。营养过度可以引起肥胖,营养不良则可引起消瘦。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来综合判断的。营养状态一般分为良好、不良和中等。

六、意识状态
意识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应答力,包括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两个方面。清醒的意识表现为觉醒状态正常,有良好的定向力(包括对时间、空间、人物的判断力);意识的内容正常,即精神活动正常(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推理、判断、情感等)。当颅脑及全身的严重疾病损伤了大脑皮质及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则出现各种不同程度或不同类型的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的异常,临床上将其通称为意识障碍。
短暂的意识障碍如晕厥,是一种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不能维持站立而晕倒,常由大脑一过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而临床上所说的意识障碍通常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意识障碍,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嗜睡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表现为持续性的睡眠。轻刺激如推动或呼唤患者,可被唤醒,醒后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但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迅速入睡。
2.昏睡  患者近乎不省人事,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可被唤醒,但不能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而且很快又再入睡。
3.昏迷  意识丧失,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唤醒,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程度不同可分为:
(1)浅昏迷  意识大部分丧失,强刺激也不能唤醒,但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存在。
(2)深昏迷  意识全部丧失,对疼痛等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均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

(二)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  是一种常见的轻度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重。具有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定向力有障碍,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
2.谵妄  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伴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谵妄常见于急性感染的高热期,也可见于某些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代谢障碍(肝性脑病)等。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这一类意识障碍,又称醒状昏迷,都表现为"觉醒状态"存在,如双眼睁开,开闭自如,眼球无目的地运动,"觉醒-睡眠"周期保存或紊乱,而"意识内容"丧失,如知觉、语言、运动反应丧失。醒状昏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去皮质综合征   "意识内容"丧失,言语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患者能无意识地睁眼、闭眼、眼球无目的地运动。各种生理反射存在,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逃避反应,有不自主哭叫。常伴去皮质强直、病理反射及大小便失禁等。常见的病因有脑外伤、脑炎、脑出血、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等严重疾病。
2.无动性缄默症  表现缄默不语或偶可用单语小声答话,四肢不能运动,"意识内容"丧失。但病人双眼睁开,能注视周围的人,存在"睡眠-觉醒"周期。全身肌肉松弛,无病理反射。见于脑干上部或间脑的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损伤。
3.持续性植物状态  即"植物人",是由于严重的脑部损伤后缺乏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而长期存活的一种状况。无意识内容活动,但病人处于觉醒状态,眼睛睁开,眼球无目的地运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生理反射存在。其预后大多死于并发症,仅少数人可恢复。

七、面容与表情
1.急性(热)病容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口唇干燥,呼吸急促,表情痛苦,有时鼻翼扇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慢性病容  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淡漠等。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严重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简称甲亢面容。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呈惊恐貌,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黏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白,睑厚面宽,颜面浮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胖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6.伤寒面容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
7.苦笑面容  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
8.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
9.肢端肥大症面容  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

八、体位
1.自动体位  患者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轻病或疾病早期。
2.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3.强迫体位  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常见有以下几种:
(1)强迫仰卧位  患者仰卧,双腿蜷曲,借以减轻腹部肌肉张力。见于急性腹膜炎等。
(2)强迫俯卧位  俯卧位可减轻脊背肌肉的紧张程度。常见于脊柱疾病。
(3)强迫侧卧位  患者侧卧于患侧,以减轻疼痛,且有利于健侧代偿呼吸。见于一侧胸膜炎及大量胸腔积液。
(4)强迫坐位  又称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上,以两手置于膝盖上或扶持床边。见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5)辗转体位  患者坐卧不安,辗转反侧。见于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等。
(6)角弓反张位  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以致头向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反弓形。见于破伤风及小儿脑膜炎。

九、步态
1.痉挛性偏瘫步态  瘫痪侧上肢内收、旋前,指、肘、腕关节屈曲,无正常摆动;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瘫痪侧下肢,然后以髋关节为中心,脚尖拖地,向外划半个圆圈跨前一步,故又称划圈样步态。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
2.剪刀步态  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和内收肌张力明显增高,双下肢强直内收,交叉到对侧,形如剪刀。见于双侧锥体束损害及脑性瘫痪等。
3.小脑性步态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行走时双腿分开较宽,呈阔基底步态。左右摇晃,常向侧方倾斜,走直线困难,状如醉汉。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脑卒中及某些遗传性小脑疾病。
4.慌张步态  步行时头及躯干前倾,步距较小,起步动作慢,但行走后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向前追赶身体以防止失去重心。见于震颤麻痹。
5.蹒跚步态  又称鸭步。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行。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髋关节脱位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6800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