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行针手法
行针手法
最全题库
2022-08-02
26
问题
行针手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基本手法
1.提插法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
对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种:
1.循法 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 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称为弹法,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3.刮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为刮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称摇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 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称震颤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67984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中医执业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中医执业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此
下列各项中,不属按诊常用手法的是A.触 B.摸 C.弹 D.按 E.叩
以手指用力按压局部的手法称为()A.扣法 B.触法 C.按法 D.摸
按诊的手法有哪些?各有何应用特点及意义?
行针手法
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A.补虚泻实 B.提插补泻 C.开合补泻 D
提插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手法是A.重插轻提,幅度大,频率快 B.重插轻提,
下列哪项属行针基本手法A.捻转法,震颤法 B.提插法,弹针法 C.震颤
下列哪组属行针辅助手法A.提插法,捻转法,震颤法 B.提插法,捻转法,弹针
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 B.捻转角度
随机试题
Televisionsenableustoseethingshappenalmostattheexactmoment_____.A、whi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下列关于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规定中,不正确的是()。A.移动式操作平台
膳食史法是一种( )的调查方法。A.费用较高 B.具体 C.抽象 D.形
患者,女,41岁,右小腿出现睡眠时疼痛,伴有局部皮肤干燥、脱毛,右足背动脉搏动减
哪一种计权声级是模拟55dB到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的?A.A计权声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关于市政和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还在上高中的小明最近很烦闷,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家里的关系十分紧张,影响了小明的
某公司有两个会议室,甲会议室可容纳10人、乙会议室可容纳5人。本季度内,两会议室
牙尖交错时,上、下前牙甚至前磨牙均不接触,称为( )。A.Ⅱ度深覆 B.Ⅲ度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