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泄泻称为"洞泄"、"濡泄"的是A.《伤寒论》 B.《景岳全书》 C.《内经

免费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将泄泻称为"洞泄"、"濡泄"的是A.《伤寒论》B.《景岳全书》C.《内经》D.《医宗必读》E.《难经》

选项 A.《伤寒论》
B.《景岳全书》
C.《内经》
D.《医宗必读》
E.《难经》

答案 C

解析 考点:1.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2.本病首载于《内经》,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了五泄的病名(谓:"有胃泄,有胸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上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机制,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久患泄泻,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3.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4.西医病名: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675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