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患肝炎后肝硬化已6年,近日牙龈出血就诊,查体腹水征(+),查血红

题库2022-08-02  12

问题 患者男,50岁。患肝炎后肝硬化已6年,近日牙龈出血就诊,查体腹水征(+),查血红细胞3.00×10/L,白细胞3.2×10/L,血小板62×10/L,大便隐血试验(+),腹水化验为渗出液,每日尿量500ml,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高。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增高提示A.肝肾综合征B.脾功能亢进C.肝功能不良D.心力衰竭E.肾功能不良

选项 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增高提示
A.肝肾综合征
B.脾功能亢进
C.肝功能不良
D.心力衰竭
E.肾功能不良

答案 E

解析 1、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也可以为其中单一系列细胞的减少。2、骨髓象:造血细胞有代偿性增生,部分有细胞成熟障碍现象。3、脾脏切除后:血及骨髓象可以恢复或接近正常,脾脏应作细胞病理学检查加以证实。4、肝功能指标:在肝硬化并发充血性脾肿大时可将明显异常。5、血清电泳:可以辅助诊断一部分伴有脾肿大疾病的诊断。出现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或免疫球蛋白降低提示淋巴增殖性疾病或淀粉样变性,高克隆性丙种球蛋白血症多出现于慢性感染(结核、疟疾、黑热病等)。对脾功能亢进原发病进一步诊断更为重要,宜根据条件与需要做以下各项检查。1、超声显像体检时,脾大在肋弓下未能触及者,应进一步作超声显像探测,超声显像对脾脏大小,厚度及性质能准确查知,对脾脏内部的病变与临近器官的关系有协助诊断的价值,当前超声显像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临床应用普及,对脾功能亢进本身及原发病的确诊起了重要作用,有些疾病已不完全依赖进一步的核素检查,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显像对内脏的检查可以部分代替CT与放射性核素检查。2、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CT)CT既可测定脾脏大小,又可发现脾脏深部及表浅病变,如淋巴瘤,CT常表现为脾内有圆形或不规则的不均匀实质性影形,密度低,境界模糊。脾脏血管肉瘤表现为圆形,卵圆形不均匀的影形。脾梗死表现为单个或多个三角性或楔形低密度区,脾与肝同时作CT检查可以进一步发现肝脏的大小,性质与脾脏的关系。3、核共振成像(MRI)这是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能显示CT显像相类似的变化,它主要测定液体在体内的分布,化学结构和血流的速度,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及其变化,如水肿,出血与肿瘤,尤其是在探查门脉或脾静脉变化方面有一定意义。故该患者诊断为脾功能亢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383439.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护师初级题库护理类分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