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3岁。高血压病史35年,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有长期吸烟史,于家中

最全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患者男,73岁。高血压病史35年,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有长期吸烟史,于家中如厕时突感头晕,随即倒地而送入院。体检:患者意识不清,瞳孔缩小,双眼凝视一侧,右侧肢体偏瘫,血压为180/105mmHg,呼吸26次/分,心率106次/分,初步诊断为脑出血。通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但其右侧上、下肢瘫痪,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时不正确的是A.患肢膝下放置小软枕,并将毛巾卷放在髋关节外侧B.为防止再次发生脑出血,不可更换体位C.可用软枕等方法将患肢各关节放置于功能位D.每天帮助患者或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瘫痪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E.患侧手臂维持外展位

选项 通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但其右侧上、下肢瘫痪,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时不正确的是
A.患肢膝下放置小软枕,并将毛巾卷放在髋关节外侧
B.为防止再次发生脑出血,不可更换体位
C.可用软枕等方法将患肢各关节放置于功能位
D.每天帮助患者或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瘫痪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
E.患侧手臂维持外展位

答案 B

解析 1.颅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首选方法,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破入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MRI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故选C。解题关键:颅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首选方法,MRI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
2.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故选B。解题关键: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3.一般处理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以免导致外伤。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吸氧。故选A。解题关键:脑出血患者应安静卧床,避免情绪激动,导致外伤。
4.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故选B。解题关键:脑出血患者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5.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帮助患者或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瘫痪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故选B。解题关键: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功能训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37558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护师初级题库护理类分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