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电解质

admin2022-08-02  17

问题 血清电解质

选项

答案

解析 (一)血清钾
参考值
3.5~5.3mmol/L。需要注意的是如血清标本溶血可造成血钾假性升高。
临床意义
1.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钾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3)胰岛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造成血清钾进入细胞内。
2.高钾血症(血清钾>5.3mmol/L)
(1)摄入过多,如补钾时过多过快;
(2)排泄困难,如肾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长期大量使用潴留钾的利尿剂、长期低钠饮食;
(3)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如溶血、大面积烧伤和组织挤压损伤。
(二)血清钠
参考值
目前广泛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参考值为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1.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钠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钠,如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③体表失钠,烧伤、大量出汗后仅补水未补钠。
2.高钠血症(血清钠>145mmol/L)
(1)摄入水分不足造成血液浓缩。
(2)肾性失水如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和山梨醇脱水)、肾小管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3)体表失水如大量出汗。
(4)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如长期使用ACTH和糖皮质激素。
(三)血清氯
参考值
目前广泛采用电极法,参考值为96~108mmol/L。
临床意义
1.低氯血症(血清氯<96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NaCl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氯,如利尿剂使用抑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不良。
(3)摄入水分过多,如尿崩症。
(4)呼吸性酸中毒。
2.高氯血症(血清氯>108mmol/L)临床意义较小,除高钠血症原因外,还见于低蛋白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
(四)血清总钙
参考值
2.25~2.58mmol/L(9~11mg/dl)。
临床意义
1.低钙血症(血清钙<2.25mmol/L或<9mg/dl)
(1)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2)需要增加,如孕妇;
(3)肾脏疾病;
(4)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高钙血症(血清钙>2.58mmol/L或>11mg/dl)
(1)摄入过多;
(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服用维生素D过多;
(4)骨病及某些肿瘤。
(五)血清无机磷参考值
0.97~1.61mmol/L(3~5mg/dl)。血清无机磷的含量与血清钙含量的乘积为一常数(40,当两者单位均为mg/dl时)。
临床意义
1.低磷血症(血清磷<0.97mmol/L或3mg/dl)
(1)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2)磷转移至细胞内,如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
(3)磷丢失过多,如血透、肾小管酸中毒、利尿剂使用;
(4)其他,如甲旁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等。
2.高磷血症(血清磷>1.61mmol/L或5mg/dl)
(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肾衰酸中毒;
(3)维生素D过多;
(4)多发性骨髓瘤和骨折愈合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044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