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医疗卫生
眼睛检查
眼睛检查
admin
2022-08-02
3
问题
眼睛检查
选项
答案
解析
(1)眼睑应注意眼睑皮肤、形状和运动,尤其是上睑是否下垂,闭合有否有障碍等。
(2)结膜与巩膜检查时需将眼睑外翻,充分暴露巩膜与结膜。翻转上睑时,用示指和拇指捏起上睑中部边缘,嘱被检者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拇指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上睑翻开。检查下睑结膜时,嘱被检者向上看,拇指置于眼眶下缘将眼睑向下拉,即可将巩膜与下睑结膜显露出来。
正常结膜呈粉红色,检查时注意其颜色,充血、苍白、黄染、出血点等。正常巩膜为瓷白色,检查时注意有无黄染等。
(3)角膜正常人角膜无色透明而有光泽。检查时用笔形手电由角膜斜方照射进行视诊,观察角膜光泽、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溃疡、软化及新生血管。
(4)虹膜与瞳孔注意观察虹膜的颜色、形状、纹理及清晰度,瞳孔检查非常重要,它可提供部分中枢神经的生命征象。检查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瞳孔形状和大小在一般光线下,正常瞳孔直径为3~4mm,两侧等大正圆。小于2mm为缩小,大于6mm为瞳孔散大。
②对光反射用笔形手电从斜方照人瞳孔,观察瞳孔收缩情形。当光源照射受检瞳孔时,瞳孔立即缩小,移去光源后迅速复原,称直接对光反射;当光源照射一侧瞳孔时,对侧未受照射瞳孔也立即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也称交感反射)。
③调节与会聚反射(又称辐辏反射)嘱被检者注视1m远以外检查者示指,然后将示指迅速移近距眼球10cm左右处,正常反应是两侧瞳孔缩小,称为调节反射,重复上述检查,但示指缓慢移近被检者眼球,此时两侧眼球同时向内聚合,称为会聚反射。
(5)眼球运动检查检查者与被检者面对面相距为50~60cm而坐,嘱被检者头部固定,检查者以示指为目标让被检者在6个方向上凝视,一般顺序是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检查者嘱被检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约离开眼30cm)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双侧眼球发生细小的有规律的来回摆动称为震颤。
(6)眼的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检查等。
检查远视力用远距离视力表,在距离视力表5m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视野检查即检查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测定视野常用方法有面对面对比法及利用视野计法,作精确视野测定。
色觉检查色觉检查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让受检者在距0.5m处读出色盲表上的彩色数字或图像,若在5~10秒内不能读出,则按色盲表上的说明判断为某种色觉异常(色盲或色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yiliaoweisheng/10435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临床助理医师题库医师类分类
临床助理医师
医师类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10岁,病人有多饮、烦渴、多尿和夜尿显著等表现,检查:尿量较固定,5L/d
患者,女性,56岁。头痛,头晕2个月,并有时心悸,经检查:血压24/14.6kP
患者,男性,60岁。高血压病史近20年,经检查:心室肌肥厚,血压:22.6/13
患者,女性,56岁。头痛,头晕2个月,并有时心悸,经检查:血压24/14.6kP
患者,男性,60岁。高血压病史近20年,经检查:心室肌肥厚,血压:22.6/13
患者,男性,58岁。因2天前突然严重头痛、恶心、呕吐伴有颈项强直而入院,穿刺检查
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但不包括A.进入被检查单位了解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但除外A.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B.患者的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的期限是A.18个月 B.2年 C.3个月
伤寒发病两周,微生物学检查分离培养时常采取的标本是A.尿 B.骨髓 C.十二
随机试题
HowtoapproachReadingTestPartOne•InthispartoftheReadingTestyoumat
[originaltext]Karen,grownupinaverytraditionalfamilyinthewesternU
[originaltext]M:Hi,Annie.Doyouprefertotravelwithsomebodyortravelalo
某集团公司拥有全资控股的A、B、C三家子公司,其中A公司主营整车生产,B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
制订培训与开发计划包括()。A.制订操作程序 B.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 C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规定,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
矿业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时,对矿山工程施工要特别注意()的施工顺序。A.井筒与相互
老年人肠扭转最常见的部位是( )。A.横结肠 B.十二指肠 C.乙状结肠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