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
资格题库
2022-08-02
94
问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B.开启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新阶段C.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D.基本实现了国内的和平
选项
A.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B.开启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新阶段
C.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D.基本实现了国内的和平
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十年内战的时局,国内和平基本实现。随后,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这些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建立的前提基础。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会谈中,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这就意味着国共即将停止内战,共同携手抗日。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因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6159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政治研究生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政治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为了坚定解放区军民必胜的信心,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清醒的认识到“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将主要军力用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帙”,标志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国民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与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了实现“先富而后能强”的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A.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 ) A.生产力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
随机试题
HowtoStandOutatGraduate
(1)Whentheyadviseyourkidsto"getaneducation"ifyouwanttoraiseyou
ArtificialIntelligence(AI)A)Weoftendon’tnoticeit,butartificialint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应停止执行的情形是()。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受托人以()为目的管理信托财产。 A.受托人最大利益B.委托人最大利益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消除药物在体内经药物代谢酶等
男性,38岁,全口牙出血,咀嚼无力,且刚完成彻底的牙周系统治疗,无明显系统性疾病
按工程量清单计价,单位工程造价的计算公式是( )。A.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
用熔断器保护的(),可不验箅动、热稳定。A.电缆;B.限流电抗器;C.电压
关于煤(岩)尘综合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岩层中钻孔应采用湿式作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