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

免费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阅读材料:材料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面对这场灾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有力的救援行动,总书记、总理亲临一线指挥,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救灾过程中,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两院院士舍身忘我、拼命抢救的动人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同胞深情.一一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7日“多难兴邦彰显民族希望”材料2大地震撕裂了大地的胸膛,毁灭了关好的家园,但也激起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决心、爱心和信心……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被一种义无返顾、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鼓励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政府部门以及各种救灾团体,每天收到的爱心表达和提供救助的请求难以胜数.有些热情的人们.更是自备物资,亲往灾区,直接参与救灾行动.他们的亲历亲为,是爱的奉献,鲜明地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一一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5日“处处都能献爱心作贡献”材料3在大震的威力面前,脆弱的只是砖瓦,而精神之树却从未折腰.无私无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正是凭着顽强的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之下带来希望的重生.不放弃,不抛弃……只要精神家园在,那些废墟之上迟早都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一一摘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21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请回答:(1)依据材枓1,用矛盾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爱精神.(2)依据材料2,用人的价值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3)依据材料3,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客观世界就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矛盾就包含着危难险阻.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了灾难的严峻考验.这些灾难、考验,会给民族带来伤痛,甚至留下疤痕,然而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大爱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2)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在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充分展现.因为,爱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爱给人勇气,给人力量;爱使人团结,使人坚强;爱给人智慧,使人高尚.爱就是奉献,爱就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3)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大难面前,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之下带来希望的重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才能不放弃,不拋弃.相信,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灾区人民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576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