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

考试题库2022-08-02  43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材料2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存在某些缺点和偏差,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3“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2008年12月18日.人民网.请回答(1)结合材料1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请分析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就必然要求在新中国成立后,党要消灭资本主义因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也明确指出,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后,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它们是文章的上篇与下篇的关系.
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还因为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这也为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这也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又一个有利因素.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所显示的优越性等,这也为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第一,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在方向、目标上的一致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产物,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衔接、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在中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的方向、目标,都是一致的.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绝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是对当年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缺憾的弥补,对一些偏差失误的纠正.这种弥补与纠正,绝不是要否定当年的改造,而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这几年有一种错误观点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本题就是要求考生在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澄清错误观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57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