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认识问题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自然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

练习题库2022-08-02  45

问题 下列是有关认识问题的一组材料:材料1“自然并不让自己躲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人的,恰像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进身內来一般”.“当我们用手或唇接触有触觉的东西时,我们不只感觉到石头和木头,不只感触到骨肉,我们还感觉到触觉;我们用耳朵不只听到流水潺潺和树叶瑟瑟的声音,而且还听到爱情和智慧的热情音调.因此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自我',一一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即使不能用平凡的,粗糙的感觉认识,也能用有训练的感觉认识,即使不能用解剖家或化学家的眼睛认识,也能用哲学家的眼睛认识”.一一摘自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材料2“我们凭什么论证能够证明人心中的知觉定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生起呢?我们凭什么论证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人心的力量生起呢?我们凭什么论证来证明它们不能由一种无形而不可知的精神的暗示生起呢?我们凭什么论证来证明它们不能由更难知晓的一种别的原因生起呢?”一一摘自休谟《人类理解研究》材料3“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 一一摘自荀子《解蔽》《正名》材料4“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良能”.一一摘自孟子《尽心上》材料5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自体”的世界,这个“物自体”的世界是不可知的,是超乎经验之外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可能达到的“彼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此岸世界”(现象).一一一摘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材料6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一一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请回答:(1)指出材料1在认识论上的哲学倾向及局限性.(2)比较材料2和材料5的异同.(3)指出材料2和材料5各自的错误实质.(4)指出材料3的哲学倾向,并解释材料3的含义.(5)指出材料4的哲学倾向,并解释材料4的含义.(6)比较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异同. (7)材料1、材料3、材料6与材料4有什么区别?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材料1在认识论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因为它坚持了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反映论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费尔巴哈在认识论上不懂实践、不懂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因此是机械反映论.
{2)材料2和材料5的共同点都否认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都是不可知论哲学.二者的区别在于:材料2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观点,完全否认人的认识能力,最后必然导致怀疑主义;材料5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观点,认为人能够达到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达不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材枓2的错误实质是割裂了感觉和外界事物的关系;材料5的错误实质是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4)材料3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是说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世界能够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能力与外界事物相结合就是认识.用耳朵听才能听到声音,用眼睛看才能看到东西.
(5)材料4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是说人的认识、知识是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而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仁、义、理、智之类的伦理道德观念,不用学习和思虑,与生俱来.
(6)材料6、材料11、材料3三者都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一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材料6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材料11和材料3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材料6与材料1、材料3的区別在于:在认识论问题上承不承认实践、懂不僅辩证法.材料11、材料3由于不承认实践,不懂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是机械反映论.而材料6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地反映,是能动反映论.
(7)材料1、材料3、材料6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材料4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回答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567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