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admin2022-08-02  23

问题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曾解释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 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 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 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结合其整个思想看,“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 要点: 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必须:“①教劳心者劳力 教读书的人做工。②教劳力者劳心一教做工的人读书。” 其次,“教学做合一 ”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他形象地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 造是孙子。”不仅个人如此,中国的教育也如此,中国的教育也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 其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即“以教人者教己”,或者说教人者先教自己。陶行知曾将“以教人者教 己”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根本教育方法之一,要 求教人者先将所教材料“弄得格外明白”,先做好学生。同时,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教 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 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有学 有教”即“即知即传”,它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 其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人式教学法的 否定。根据生活教育的要求,“依据做学教合一 原则,实地训练有特殊兴味才干的人,使他们可以按着学生能力需要,指导学生享受环境之所有,并应济环境之所需”。 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原则下,陶行知相应对课程、教材也提出了改造意见。关于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如在晓庄师范),他具体提出了学校课程编制的设想和计划,这就是以培植学生的“生活力”为追求.遵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原则的课程传统。关于教材,他将教材比喻为用碗盛上的饭,而知识则是饭粒,可见教材是必需的。但教材的编写却要破除传统以文字为中心的、学用脱节的、“小众”的缺陷,变“读的书”为“用的书”,即认识到“书是一种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236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