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

题库2022-08-02  75

问题 简述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 著,集中体现了韩愈尊师重道的思想。《师说》也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 具有新意的。具体表现为: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 必有师”。 韩愈的“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论点,直接否定 了“生而知之”。韩愈得出了“人非生而知之者" 的论点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者必有师”这个观点有了充分牢靠的理论依据。《师 说》在认识论上倾向唯物主义,"人非生而知 之”,因而人人都有学习的必要,学习一定要有教 师指导,教师是社会必要。 (2)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韩愈总结了以往教师工作的经验,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规定的教师工作的 三项任务,都有它特定的时代内容。三项最主要 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都要贯串 “传道",为“传道”服务。韩愈在历史上首先提 出教师的基本任务,其文字表达比较概括和明 确,有主有次,一经提出,流传为共知的名言,也 为以后的教师所接受。 (3)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韩愈认为,求师的目的是为学"道",办法是 “学无常师”。韩愈针对时风,认为教师教学的主 要任务在“传道”,学生求学的任务主要在"学 道”,能否当教师也就以“道”为标准来衡量。谁 先闻道,谁就有条件给人传道,在实际上起教师 的作用。因此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地位的贵 贱,凡有道就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社会上有“道”的人不少,皆可以为师,求学的范 围就不应受到限制,而应当“学无常师”。 (4) 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年龄有差别,而闻道则不以年龄大小定先后,学术业务也可能各有专长。“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如果有专 长,也可以为教师,教师也可以向有专长的弟子 学习,教师与弟子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是理所当 然的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234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