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古印度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最全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试述古印度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1)教育目的:在古印度,教育事业 掌握在婆罗门手中,能接受教育的主要为婆罗门 等高级种姓,并贯彻婆罗门教义。婆罗门教育以 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雅 利安人用梵文写成的记载印度公元前2000年前 后历史的古籍《吠陀》被当作统治阶级崇奉的经 典,为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 (2) 教育内容: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在 婆罗门家庭里,除自己子弟外,有时也招收几个刹 帝利和吠舍的子弟一同学习。公元前8世纪以后, 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统称“古儒 学校”。儿童人学后即迁居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一 般为12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作为学习 《吠陀》经的基本训练,还规定学习六科:即语音学、 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在此文科 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才去领会《吠陀》经典。 (3) 教育方法:在古儒学校中,因为师严而道 尊,体罚是常用的手段,教典和法律都允许教师 以竹棍和绳索打罚学生;但对年龄较大的学生, 往往也采取恩威并施的方法。另外,古儒在学校 教学时,常常利用年长儿童充当助手,由助手协 助教师把知识传给一般儿童。这种方法后为英 国教师贝尔所袭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229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