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

admin2022-08-02  87

问题 Ⅱ.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 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 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 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 为实验产生的效果。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选项

答案

解析 从实验设计来看,仅以一个班进行试验,不设对比班,只从一个班实验前后测 试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使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不够。
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 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
改进方案描述:
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 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 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两班测试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试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 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 效果。
【评分说明】
①第(1)点若写出两种及以上抽样方法,不给分。
②第(4)点的改进方案部分,写出其中任一实验设计的名称给4分;对改进方案进 行描述的,可参考示例酌情给1~6分。提出其他改进方案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1~6 分。若写出多种改进方案,只按一种方案给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205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