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
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
资格题库
2022-08-02
75
问题
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A.均为直接故意B.对乙为直接故意C.均为间接故意D.对丙为间接故意
选项
答案
BD
解析
【精解】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丈夫对妻子的死亡是积极追求的,所以对于的死亡是直接故意。丈夫在追求妻子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同时,又放任了其孩子死亡的发生,所以对于其孩子死亡的结果发生是间接故意。故选B、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1553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法硕法学研究生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法硕法学研究生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
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反映的是()A.教师政治地位不高 B.教师经济地位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访谈记录,回答后面的问题。 访谈者:您的孩子上小学前,您对她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
在孟子眼中,教育理想的培养目标是( )A.大丈夫 B.兼士 C.鸿儒 D
甲、乙系夫妻,2013年5月,甲、乙签订离婚协议,约定:3岁的孩子丙跟乙共同生活
甲(建委主任)与妻子乙商议后,由乙出面收受请托人现金300万元,甲为请托人办理建
甲与妻子乙协议离婚,约定8周岁儿子由乙抚养,甲支付抚养费。后甲与有一女儿的丙再婚
随机试题
Imeanttotellherthatshewasfun,notfat;itwasjustaslipofthetongue!
Sevenyearsago,whenIwasvisitingGermany,Imetwithanofficialwhoexp
【S1】[br]【S4】Giving→Given非谓语动词错误。此句若是giving分词短语作状语,其逻辑主语是主句的形式主语it,语义不通。应改为give
[originaltext]M:Yousee,amarinebiologistisnowappearingonthescreen.W:
治疗肺虚肺燥、肾虚腰酸、神疲体倦、气阴两虚者,当首选()。A.北沙参B.百合C
浆膜腔积液中粘蛋白的等电点pH值约为()。A.7~8 B.5~6 C.4~
下列关于工作岗位分析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活动记录法采集的信息真实可靠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A.1955年 B.1956年
某控股公司拥有多家各自独立经营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可以自主做出战略决策。该公司的
现浇壁板缝在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如有离析现象,应()。A、加水重新拌合 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