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

最全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民法典》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可以采取“个案平衡原则”来适用这一条文B.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C. 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D.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

选项

答案 BCD

解析 【详解】
法律规则是指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地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能够作为规则的来源或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的规范,它只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没有说明行为主体应当如何去满足这些要求,适用的主体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判断。法律规则具有具体、明确、必须依照规则严格执行的特点,所以,适用法律规则的行为主体没有自由裁量权。个案平衡原则是指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相互冲突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必须结合具体情形来寻找不同价值之间的平衡点。在处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当出现“社会经济秩序”与其他的法的价值相冲突时,就要运用这条法律原则结合具体案件来进行个案平衡。法律会体现多种价值,本题中所涉及的法条更侧重于反映秩序的价值而非正义的价值。对于具体案件,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适用法律规则而不是法律原则,在法律规则没有规定或者几种规定互相冲突的时候,才适用法律原则。本题的法条中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规定,应该属于法律原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142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