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局部除极化电位 B.具

题库2022-08-02  30

问题 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局部除极化电位B.具有“全或无”性质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选项 A.是局部除极化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答案 C

解析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发生机制是某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Cl-通道开放,Cl-内流,使膜发生超极化。AC项,IPSP是局部超极化电位,而不是除极化电位。B项,由于IPSP是局部电位,因此不具备“全或无”性质。DE两项,IPSP的产生主要是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增加所致,也可能与Na+通透性减小有关,不是因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引起,也不是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9033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