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学历类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 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 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
资格题库
2022-08-02
82
问题
EPSP与IPSP的共同特征为A.突触前膜都去极化 B.突触前膜都超极化 C.突触后膜都去极化 D.突触后膜都超极化
选项
答案
A
解析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o因此EP-SP和IPSP的共同特征是突触前膜的去极化。EPSP使突触后神经容易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更不易兴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88403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306研究生西医综合题库研究生入学分类
306研究生西医综合
研究生入学
相关试题推荐
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酶是蛋白质,
较强烈的屈反射A.有关的运动神经元有后放电 B.是多突触反射 C.由伤害性刺
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是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 B
神经-平滑肌接头属于A.化学性突触 B.电突触 C.定向突触 D.非定向突
对突触后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实现 B.是由于突触后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锋电位的幅度 C.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A.K+ B.Na+ C.Ca2+
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损伤后造成了感觉性失语症,对其语词表达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可
脑电波产生的机制主要是A.由大量皮层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所形式 B.由
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单突触反射 B.感觉器为腱器官 C.缓慢牵拉
随机试题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饮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同地区及场合的饮酒习俗和礼仪已成为
MorethantwohundredyearsagotheUnitedStates______fromtheBritishEmpirea
大脑学习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为:A.感觉通路的建立 B.感觉动作的发展
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最主要依据是()A.分布部位的不同 B.解
以下不属于双相真菌的是A.组织胞浆菌B.申克孢子丝菌C.小孢根霉D.马内菲青霉E
共用题干 夏某夫妇计划于明年生育一个宝宝,请理财规划师为其调整家庭的风险管理和
1999-49.镇肝熄风汤中生麦芽的主要作用是 A.消食和中B.疏肝解郁
公安机关要及时向党委汇报重要的敌情、社情和治安情况,党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 )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不能由它折叠而成?( )
甲公司目前有A、B、C三个独立的投资项目可供选择,A与B寿命期限不同,B与C初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