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练习题库2022-08-02  52

问题 人格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选项

答案

解析 人格差异是指个人在稳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表现为人格类型的差异与人格特质的差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智力,也形成和发展了个性,学生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的行为问题。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1)人格差异与教育的关系。①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因人施教。内向人格的人,其心理活动是指向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很少展现于外。他们具有沉默寡言、小心谨慎、沉着稳重、善于思考、深入钻研、社交面窄、顾虑多、较孤独的特点。相反,外向人格的人,其心理活动是指向于外的,总爱把内心世界展露于外。他们的特点是交际广泛、独立性强、活跃、开朗、自信、果断、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统帅力强,但有点轻率。在学习动机上,外向的学生偏爱社会动机,所以教师和家长的各种奖励措施对其作用很大;内向的学生注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一种内在自发、自我激励的动机,到中学阶段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内向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逐渐超过外向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外向的学生虽然头脑比较灵活,但比较浮躁、不扎实。内向的学生往往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持之以恒,其意志的坚韧性较强。在学习方式上,外向的学生比较喜欢探索性、归纳性、大步骤的知识讲授。内向的学生偏好于支持性的、演绎的、小步骤的知识传授方式。②根据不同的人格特质,因势利导。胆汁质生气勃勃,精力充沛,但易暴躁任性,感情用事;多血质活泼、灵活,但易浮躁,不踏实,缺乏耐力;黏液质冷静、沉着但易固执呆板;抑郁质细心谨慎,见微知著,聪慧过人,但易忧郁,孤僻、羞怯等。对于胆汁质的人来说,教育者要发扬其勇敢进取、不屈不挠的优点,但要控制其不乱发脾气;多血质的人,应发挥机智、灵敏、兴趣广泛的优点,但要戒浮躁、粗心;黏液质的人,应发挥其踏实、顽强、认真,但切忌优柔寡断;抑郁质的人,应发挥其细心、坚持,但要克服懦弱、忧郁。面对批评,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出于善意的目的,运用“批评”手段是正常的。胆汁质的人,批评过轻,就感觉不到;批评过重,就受不了。对此,要注意提高观察的敏锐力,注意所使用的暗示性批评方式,特别要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脆弱,怯懦多疑,易将师长的批评视为“厌弃自己”,所以要引导学生多从积极的方向去考虑问题,防止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产生自卑心理,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鼓起勇气去克服它。对于黏液质的人,要改变其“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提醒他有错就改。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能接受多种批评方式,但心理不稳定,有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要提示他,不要犯同样错误。(2)人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人格,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格差异研究对教育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①教师应具有学校心理学的知识。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有深入了解学生个人问题的洞察力,熟知学生各种不适应的行为,并能觉察和检测到不适应行为的征兆,从而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形成人格适应的习惯,培养学生完整、健康的人格。②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人格。个体的人格是在多种教育活动、教学活动、课外和校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设计合理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有效方法。③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集体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培养优秀集体,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实行严格的常规管理,树立优良的学风和班风,确保学生在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环境中成长。 ④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学生自身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推理能力.b.自我体验的深化;c.自我控制的监督;d.进行主体内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27044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