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人才效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0%,比20

最全题库2022-08-02  41

问题 材料一:人才效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0%,比2008年增长13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6.6%(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1978—2008的平均值为18.9%),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人民日报(2012年05月15日4版) 材料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序言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现代化教育具有哪些经济功能?并据此分析我国当前教育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些经济功能。

选项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体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有: ①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普通教育传授一般的文化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传授人们专门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在生产中直接运用高科技,并且创新技术,现代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影响经济。 ②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人们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并且教育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要更好的发展这些经济功能,就要贯彻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者先于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因是: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围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对人的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既是个人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因此,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优先发展不是教育过度地超前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适度发展。要依据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教育投资,过多的教育投资反而会造成浪费,所以,我国采用教育适度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能更好地保证人才兴国和科教兴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27035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