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法

最全题库2022-08-02  65

问题 三舍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三舍法由王安石提出,据《宋史神宗本纪》记载:“熙宁四年(1071年)十月,立太学生内、外、上舍法。”在 元丰二年(1079年),经御史中丞李定等的修订,"三舍法"更为完备。其主要内容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龙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分,初人太学者,“验所隶州公据”,经合格人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外舍每月3一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升舍考试), 绩获得第一、二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 人内舍肄业,为内舍生。内舍每两年举中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者,再平时行艺,升人上舍肄业,为上舍生。 亦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考试方法与科考 试“省试法”相同,太学学官不能参与, 由朝廷另委考官主持。成绩评定分为三平时行艺与所试学业俱优为上等,一优为中等,全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等宅殿试,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试,直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尹 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至平时的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殳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豸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xueli/27032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