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 )。 A.多遇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 )。 A.多遇地震作用
资格题库
2022-08-02
41
问题
抗震设防的“两阶段”设计法中,第二阶段设计时应采用( )。A.多遇地震作用 B.偶遇地震作用C.罕遇地震作用 D.对应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
选项
答案
C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将三水准设防目标,用两阶段设计法来实现。“两阶段”分别指多遇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具体内容包括:①第一阶段,按小震下地震作用与正常使用荷载效应进行组合,要求建筑物满足强度和弹性变形的条件,以满足第一水准的设防要求;②第二阶段,以大震下的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至于第二水准设防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以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99081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岩土专业知识题库岩土土木工程师分类
岩土专业知识
岩土土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边长为3m的正方形基础,荷载作用点由基础形心沿X轴向右偏心0.6m,则基础底面的
已知建筑物基础的宽度10m,作用于基底的轴心荷载200MN,为满足偏心距e≤0.
某10~18层的高层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形平坦,非岸边和陡坡地段,基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G
某重力式挡土墙墙高5.5m,墙体单位长度自重W=164.5kN/m,作用点距
某软粘土地基采用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根据设计,瞬时加载条件下不同时间的平均固结度
已知场地地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对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5000kN,x方向的偏心距为0.1m,不计
条形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为170kPa,基础宽度B=3m,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
某仓库外墙采用条形砖基础,墙厚240mm,基础埋深2.0m,已知作用于基础顶面标
随机试题
Itwasbecauseofhisgoodperformanceattheinterview_____hegotthejobwit
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的城市交通隧道,封闭段长度为1600m时,应在隧道两
X企业销售一批产品给Y企业,货已发出,货款1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元。按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和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它包括()A.单纯恐惧症
下列哪一种试验反映胎儿肺发育是否成熟A.胆红素测定B.淀粉酶测定C.羊水泡沫试验
教育储蓄不能用于()。A:缴纳初中学费 B:缴纳高中学费 C:缴纳大学学费
关于薄膜包衣材料上述分别为A.调节释放速度B.包衣片的衣膜材料C.提高衣层的牢固
多器官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器官是()。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肝脏
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房产税征收管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某女职工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从事后勤工作,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关于该女职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