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D公司是化工企业,E公司是D公司的子公司。2015年7月,

admin2022-08-02  22

问题 C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D公司是化工企业,E公司是D公司的子公司。2015年7月,C企业承接E公司的化工技改项目。2015年8月9日10时,C企业、E公司作业人员在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氧炔气割作业时,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容器爆炸,平台上4名人员随容器腾空十多米后坠落地面。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无法了解爆炸情况,慌乱间大多四散逃离。E公司现场作业负责人马上组织抢救,因现场无担架,抢险人员忙乱中用肩背手抬的方式运送4名高处坠落人员,4人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停止呼吸,后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死亡人员中有C企业3人、E公司1人。由于C企业总部设在远离事故现场的外省,在事故发生后,C企业和D公司、E公司沟通不畅,产生误解,致使C企业与D公司、E公司对立。 事故调查发现: (1)C企业、D公司、E公司都具有相应资质。 (2)事故前C企业工程负责人召集在现场学习气割的C企业的2名非专业人员和E公司设备员,与其一起登上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切割作业。 (3)负责施工的是C企业的分公司。该分公司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现场有30名作业人员,其中1人持有安全员证书,但没有此人从事安全工作的记录。 (4)事故容器于2015年8月2日停运、排空,吹扫置换。 (5)C企业无法提供动火前的检测报告书。 (6)C企业与E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合同价低于定额标准20%,且将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列入让利条件。 (7)C企业无相关动火作业的应急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的内容。 2.提出上述常压容器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3.企业应对各类危险因素采取监控措施,监控措施包括哪些? 4.简述事故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选项

答案

解析 1.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E公司。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2015年8月9日10时、常压容器顶部平台。
(3)事故的简要经过:氧炔气割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人死亡、损失不详。
(5)已经采取的措施:组织抢救,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1)放空或排空。
(2)置换或吹扫。
(3)气体检测。
(4)个体防护。
3.企业应对各类危险因素采取的监控措施包括:
(1)列出危险源清单。
(2)登记建档。
(3)编制方案。
(4)监督实施。
(5)公示告知。
(6)跟踪监控。
(7)制定应急预案。
(8)告知应急措施。
4.事故风险分析主要内容:
(1)事故类型。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975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