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某造纸厂发生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导致10人中毒

admin2022-08-02  23

问题 ×年×月×日,某造纸厂发生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导致10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的较大事故。当日,工人于早上7时停机,经过往浆渣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时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池。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送至医院时已有6例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至当日下午16时20分,有5人死亡。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1.未进行有害气体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鉴定。浆池外形似一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一40cm×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S)55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向池中通风、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根据中毒病人症状,可以确定本次事故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造纸过程中使用大量含硫化学物质,通常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和洗涤漂白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蚀,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此类气体比重较大,沉积于浆池的底部。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但本次清洗浆池前,水仅灌注了1/4,且工人在没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一连串的救人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发生中毒事故。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没有鼓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池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甚至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更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5.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当检查人员要求厂方提供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时,厂方说有,但却找不到,不知放在哪里。如果厂里有安全监督员,并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这起事故完全可以避免。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接受过有关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知道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预防措施,更不知发生紧急情况如何救治。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什么2.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是什么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4.结合本案例,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有哪些

选项

答案

解析 1.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硝酸银比色法,通过硫化氢与硝酸银作用形成黄褐色硫化银胶体溶液,比色定量。 2.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
(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
(3)在进入设备前30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h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
(7)在设备内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审批手续。
(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工具和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使其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具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
(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新职工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
4.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处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危险设备管理制度等。
(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级负有安全职责的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及其副手、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车间(或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作业工人。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落实“三同时”规定,具体到该企业,就是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齐全有效、各种救助设施的配备和完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954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