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0m、宽

admin2022-08-02  30

问题 <P>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0m、宽50m、高15m的桁架砖混结构建筑,分为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打包间用7m高砖墙与暂存间分隔。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振动筛开关和电动机为防爆电器设备。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另一部分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第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事发时,打包间和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搜救,利用切割器、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降温,防止再次燃爆。</P><P>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P><P>1.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P><P>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P><P>3.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P><P>4.指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P>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


1.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淀粉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充足的氧气;触及电火花。


2.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工人在清理淀粉时有扬尘的行为,使打包间空中淀粉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大量使用铁制工具,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间接原因: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散落到打包间地面;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车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


3.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之处:(1)淀粉爆炸可能会发生二次爆炸。(2)淀粉爆炸感应期长,为气体的数十倍。(3)淀粉爆炸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和爆炸物质自身分解产生的毒性气体。(4)和气体爆炸相比,淀粉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


4.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具体如下:(1)应加强对可燃物(淀粉)的管理和控制,不使淀粉飞扬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对点火源进行控制。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3)容易形成粉尘爆炸混合气体的工序,可以采取加惰性气体的方式防止粉尘爆炸。(4)采取粉尘抑爆器防止粉尘爆炸扩大范围。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1)制定防火防爆作业管理制度、清理淀粉操作规程等。(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如购置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粉尘抑爆器等。(4)加大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使职工掌握防止粉尘爆炸的知识及技能。




【命题点与拓展】


1.淀粉爆炸属于典型的粉尘爆炸。


2.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类型,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间接原因是在直接原因之前的事故发展过程。具体详细内容参照《命题点解码》中的“直接原因分析”,本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3.从粉尘爆炸过程可以看出粉尘爆炸有如下特点:①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②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延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长得多。③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因为粉尘初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堆积的粉尘扬起,悬浮在空气中,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而飞散的火花和辐射热成为点火源,引起第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粉尘有不完全燃烧现象,在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及粉尘(如塑料粉)自身分解的有毒气体,会伴随中毒死亡的事故发生。


4.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燃烧爆炸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类措施主要有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危险物品隔离储存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952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