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

admin2022-08-02  25

问题 <P>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P><P>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P><P>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P><P>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P><P>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P><P>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P>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


1.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预防措施等内容。


2.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应急预案不能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应形成纪要附有专家名单,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3.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1)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2)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4.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如下:(1)报警。工作面发生透水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员立即向矿主要领导汇报。(2)应急响应。矿领导接到报警后,根据透水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3)应急处置。救援指挥部指挥井下人员撤离透水工作面升井,同时通过侦测人员掌握透水情况,如涌水点、透水量等指标,制定救援方案,调集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实施救援。(4)应急恢复。(5)应急结束。




【命题点与拓展】


1.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故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事故类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应急准备活动。《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适用于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者跨省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及需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2.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专项应急预案不能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应急预案经评审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②专项应急预案由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不妥,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本题中只需要答出最主要的问题即可。


3.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下达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作业人员的调度指令,让职工在第一时间得知信息。根据规定向值班矿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两者之间没有前后顺序,只是根据情况的必要性从而实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①演练准备阶段:确定演练时间、目标;编写演练方案;确定演练现场规则;指定评价人员;安排后勤工作;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培训评价人员;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②演练实施阶段: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③演练总结阶段: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汇报与协商;编写书面评价报告;演练参与人员自我评价;举行公开会议;通报不足项;编写演练总结报告;评价和报告补救措施;追踪整改项的纠正。以上是救援演练的一般方案,具体事故的方案要根据行业特点、企业特点确定。因此,在答题时不能简单地答出以上内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952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