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某水电站为R河水电规划的最末一级,该水电站于2014年取得环评批复,于2

admin2022-08-02  91

问题 西南地区某水电站为R河水电规划的最末一级,该水电站于2014年取得环评批复,于2015开工建设,并于2019年建成,现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该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装机容量为340 MW,水库正常蓄水位1 782 m,死水位为1 750m,调节库容为269万m2,具有日调节功能。该水电站由主体工程和移民安置工程组成,主要包括枢纽大坝、引水隧洞、发电厂房、业主营地等永久工程和综合加工厂、综合仓库,施工营地、渣场、料场等施工临时辅助工程;移民安置工程包括2处集中移民安置点、1家迁建企业和7.5 km复建公路,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82 m2/s。正常蓄水位30m,水库库区长8.5 kn.。大坝与发电厂房尾水汇入口之间减水河段长7.8 km,沿岸无生活取用水需求。发电厂房尾水汇入口与下游河口之间河段长20km,目前为天然河尚无开发利用。    环评文件载明的工程区域环境概况为:坝址.上游左岸分布有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边界与大坝工程区最近500 m,与水库淹没线最近300m,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区域植被主要为流域内广泛分布的稀树灌草丛,零星分布有国家II级保护植物红樁,未见保护动物活动;工程区河段土著鱼类均喜流水生境,产黏性卵,产卵期(3-4月)需- -定涨水刺激,坝址下游共分布有3处土著鱼类产卵场,分别位于坝下3km,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km,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5 km。    环评及批复文件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建设生态流量泄放洞及在线监控系统,坝址处常年泄放不少于30m/s的生态基流,在业主营地范围内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对受影响的鱼类进行增殖放流,修建鱼道;移栽受影响红椿,恢复施工迹地植被等。同时提出2处集中安置点和企业、公路复建等工程需开展专项环评的要求。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拟定的调查范围为水库淹没区,主体工程施工区及坝下受影响河段。    工程调查显示:主体工程建设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与环评基本一致;施工场地有局部调整,将1处综合加工厂和1处施工营地调整至原施工征地范围外,新增占地不涉及森林公园。同时边坡及隧洞开挖不存在倾渣的情况。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调查显示:建设单位每月采用人工监测的方法对下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将鱼类增殖站调至业主营地外,位于原设计下游约2km,增殖放流对象、规模、规格未发生变化,其余环境保护措施均按照原环评及批复文件进行落实。    水文情势调查显示:汛期(7- 9月)因大坝泄洪,减水河段流量大于30 m3/s,非汛期均维持30m3/s,受电站日调峰运行影响,非汛期日内发电流量最大变幅达39.7m3/s,发电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5km范围内河道水位日内波动显著。    水生生态影响调查显示:工程运行后,坝下游河段鱼类组成较工程建成前未发生变化,减水河段鱼类产卵场产卵规模及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km处的产卵场鱼苗孵化率有下降趋势,但由于验收调查时工程运行时间短,尚无法判断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程度。1.竣工环境保护脸收调查范围是否合道?说明理由。2.指出陆生生态验收调查的重点内容。3.指出鱼类增殖放流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的重点内容。4.针对工程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结果,建设单位应完成哪些整改内容?5.针对短期未显现的鱼类资源影响,应提出哪些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选项

答案

解析 1.
(1)不合适。
(2)理由:遗漏了原环评阶段纳入评价的引水隧洞、发电厂房、业主营地等永久工程和综合加工厂、综合仓库,施工营地、渣场、料场等施工临时辅助工程等所在区域;水文情势与水生态调查范围应该延伸至下游河口处。

2.
(1)1处综合加工厂和1处施工营地调整至原征地范围外造成的环境影响
(2)施工迹地植被恢复情况
(3)红椿移植保护情况。
(4)施工对邻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影响情况及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3.
(1)鱼类增殖站调整的原因,以及调整前后环境影响的变化及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
(2)鱼类增殖站布局、相关设施建设及管理情况;
(3)鱼类繁育情况;
(4)放流站位置及放流设施建设情况

4.
1)将目前的生态流量下泄“人工每月监测”整改为按环评要求安装“在线监控系统”。
(2)坝下3km处于减水河段的产卵场所需的生境条件或水文情势的维护措施。
(3)厂房尾水汇入口下游1km处的鱼类产卵场流量变幅的调控措施。
(4)与上游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方案,确保原库区河段喜流水生境的鱼类在库尾.上游有一定的流水生境。

(5)优化调度方案,在鱼类产卵期(3-4月)加大泄流量(或人造洪峰)以刺激鱼类产卵。


5.
(1)制定长期调查、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2)根据长期调查、监测结果,若造成产卵场孵化率下降,鱼类资源受到明显影响,则应制订科研计划,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弄清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措施。
(3)适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63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