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与新开发的区块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区域面积30km2,新开发区块

admin2022-08-02  38

问题 某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与新开发的区块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区域面积30km2,新开发区块与已有区块相邻,依托现有联合站,开发建设工程设计年产油3×105t,原油通过新建70km管线输送至联合站。经脱水除气处理后外输。脱水除气过程产生的天然气不含硫,用作燃气伴热加热炉燃料,加热炉用于原油输送伴热。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在联合站预留场地新建1个5×104m3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联合站内部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联合站周围200m范围内为平坦空地,新管线有5km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该段管线1km外有稀疏胡杨林分布。  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环评批复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  工程拟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经初步调查确定,该油田的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t。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在工程建设期间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km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本工程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2.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4.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外,还应开展哪些工作?

选项

答案

解析 1.(1)本工程运行工况满足竣工验收调查要求。
  (2)理由: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要求,对于生态类项目,验收技术规范规定,只有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和港口项目,才要求生产符合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的75%以上的情况进行,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75%的,可以调整工况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再进行验收调查。确实无法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的,验收调查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条件下进行,并注明调查工况,按设计能力对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因此,该类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2.(1)本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包括环评确定的生态评价的评价范围,即“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此外,还需包括1km外的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管道沿线5km段的灌草地。
  (2)理由: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规定,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影响时,根据工程变更和工程实际影响情况,可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验收调查范围应涵盖生态评价范围和新增敏感点(或者答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3.(1)设置的监测点位有:A和B型燃气炉至少分别选择一台锅炉进出口设监测点位;4t/h燃煤锅炉在其环保设施进、出口分别设监测点位。应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包括上风向背景点,下风向布设4个监测点(须包括最大浓度点)。
  (2)理由:A、B炉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一般不需加装环保设施,只需在其出口进行监测即可;燃煤锅炉一般需要配备环保设施,为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点监测;由于联合站存在“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现象,需按“无组织排放”监测要求进行布点监测。包括上风向背景点,下风向布设4个监测点(需包括最大浓度点)。
4. 不能确定SO2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理由如下:
  (1)由项目特点可知,联合站SO2的来源是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虽然联合站燃煤量没有增加,但煤种有变化,SO2的排放量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不能确定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是否满足环评批复的要求。
  (2)必须首先对新煤种的含硫量进行分析,测定其与原使用煤种含硫量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测,测定其出口SO2浓度,结合年工作时间,换算成排放总量,与原总量比较,这样才能得出是否满足环评批复的结论。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还应开展的工作有:
  (1)调查所依托的联合站原有环保设施的运行及污染排放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否进行了有效整改;
  (2)本项目验收时周边有新批准的省级胡杨林保护区,应开展项目对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的调查,明确保护区划界与项目的位置关系,调查项目建设对胡杨林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对象—胡杨林及其生境的影响,包括进行必要的土壤、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等水力联系的影响等更深层次的调查;
  (3)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影响分析;
  (4)根据调查结果,明确为保护胡杨林,建设单位应进一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与管理措施,包括针对胡杨林保护区的风险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629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