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A、B两市之间新建一条全长78km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

admin2022-08-02  66

问题 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A、B两市之间新建一条全长78km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70亿元,属于大型工程。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营运中期交通量为每天28000辆(折合小客车),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35m,平均路基高度2.5m,路基边坡为1:1.2;工程土石方量约910×104m3,拟设置取土场18处,弃土场5处;全线需征地320hm2,基本为耕地(其中旱地260hm2,水浇地35hm2);工程临时占地75hm2(全部为旱地)。全线仅在公路中段建设中型桥梁一座,共设服务区1处,收费站5处。  初步了解,工程所处的A、B两市均属平原微丘区,存在水土流失;该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A、B两市共有2座燃煤电厂,目前粉煤灰均用汽车送各自的贮灰场贮存。  评价范围内有村庄38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初步预测,工程建成后可能使部分村庄噪声级增高3~11dB(A)。桥梁跨越X河流(属Ⅲ类水体),其下游10km范围内有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2.在预测营运中期对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要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4.根据本工程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限列6种措施)。5.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营运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的噪声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理由如下:
  (1)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原则规定,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应进行一级评价。
  (2)该高速公路为大型建设项目,沿线村庄较多,涉及人口多,声环境功能区为居民集中区,噪声影响声级变化幅度较大[噪声级增高3~11dB(A)],且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2.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营运中期噪声影响评价所需要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地面材料、交叉口、道桥数量;
  (2)车流情况: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
  (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地形高差等;
  (4)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沿线公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层数、现状噪声,采用的评价标准。
3.根据本项目特点,在生态现状调查中,还需要收集的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资料包括:
  (1)调查并收集野生动物名称(包括拉丁学名)、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分布、生境条件,包括栖息地、活动区、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区、迁徙路线及领地范围等。
  (2)调查并收集当地水土保持区划及水土保持要求,收集沿线有关发生水土流失的侵蚀模数,包括地形、坡度、当地降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收集当地已采取的成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4.耕地保护措施有:
  (1)工程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
  (2)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方案;
  (3)利用隧道弃渣做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取土;
  (4)临时占地选址尽可能避开耕地或合理设置取弃土场,避免占用耕地;
  (5)保护土壤层,工程建设时先将表层土壤剥离,堆放保存好,用于植被恢复或重建;
  (6)将两地电厂粉煤灰用作路基填料之一,减少从耕地内取土。
5.根据本项目特点,桥梁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游饮用水源地的污染。
  主要防范措施及建议包括:
  (1)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
  (2)桥梁设计排水系统,防止运输危险品泄漏物和冲洗泄漏的水不直排河流,并流入预设的事故池。
  (3)进入事故池的危险品污染物经解毒后才允许排放水体。若不能解毒必须运往他处处理处置。
  (4)设置防撞护栏。
  (5)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设置限速标志,限制车辆速度。
  (6)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
  (7)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629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