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
admin
2022-08-02
44
问题
背景资料某建设工程公司承担了一矿井的施工工作。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中央边界式通风,井田中央布置了2个井筒,主井井筒净直径为5. 5m,井深650m;副井井简直径为7.0m,井深 625m;风井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净直径为5.0m,井深515m。施工单位在矿井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该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矿井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准备。考虑到井筒表土较薄,又没有流砂,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基岩部分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主、副井到底后进行短路贯通,然后副井永久装备,主井进行临时改绞,负责井底车场及大巷的施工;在与风井贯通后进行采区巷道的施工。但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主井在表土段施工发生了突水问题,使工程拖延了4个月。副井先到底,矿井整个施工组织被打乱。问题:(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矿井应采用哪种施工方案?(2)本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哪个单位负责编制?(3)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包括哪些?(4)在主井发生淹井事故后,如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选项
答案
解析
(1)根据本矿井的基本条件,由于矿井设有边界风井,具备对头掘进的条件。因此,应同时从井田中央和边界进行矿井的施工,以缩短矿井关键线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这样,矿井应采用对头掘进的施工方案。
(2)矿井建设为单项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开工前的准备阶段,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对于已经确定了施工单位后的单项工程,应该由已确定的施工单位或由总承包单位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本矿井由于施工单位承建整个矿井的建设工作,因此,矿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3)井筒为单位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地质地形条件、井筒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与经济技术指标要求以及附图与附表等。
(4)由于主井发生了淹井事故,不能保证按预定的时间到底与副井贯通。副井能够按计划进度到底,这时只能考虑风井与副井进行贯通。在贯通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对副井进行临时改绞,以保证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对提升的要求。一旦主井到底,迅速与副井贯通;考虑到主井耽误的工期较短,这时仍可进行主井临时改绞,副井进行永久装备。总体安排情况是副井需要增加一次临时改绞,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井进度拖延对矿井建设总工期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47994.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二建矿业工程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二建矿业工程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A.农村村庄附近天然气管道施工噪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不属于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等声级线图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A.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依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均应根据
随机试题
BarackandMichelleObamaunderstandtheheavyburdenofstudentloandebt.
SuggestionsofReadingActivitiesI.Three【B1】______phas
[originaltext]OneofraymaingoalsinthissurveycourseofAmericanpainting
A.1 B.2 C.3 D.个数与q有关
项目发生索赔事件后,一般先由( )依据合同进行调解。A.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B
用刚性承载板(直径30cm)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时,各级压力值总和为0.85MPa,
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A.传染性 B.流行性 C.传染途径 D.感染后免
某封闭式带女儿墙的双坡屋面建筑剖面如题图所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粗糙类别为C类,
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现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十年调
测验指导手册的内容有()。 (A)测验的目的和功用 (B)编制的理论背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