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镇供水系统流程为:水源→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泵房

最全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镇供水系统流程为:水源→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泵房→管网,指出上述流程中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最小的为下列哪项?(  )A.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输水管道设计流量B.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输水管道设计流量C.清水池→二泵房输水管道设计流量D.二泵房→管网输水管道设计流量

选项 A.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输水管道设计流量
B.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输水管道设计流量
C.清水池→二泵房输水管道设计流量
D.二泵房→管网输水管道设计流量

答案 B

解析 A项,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输水管道设计流量=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原水输水管道的漏损水量=最高日平均时流量+水厂自用水量+原水输水管道的漏损水量。
B项,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最高日平均时流量+水厂自用水量。
CD两项,清水池→二泵房输水管道设计流量=二泵房→管网输水管道设计流量=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最高日平均时流量×时变化系数。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第9.1.2条规定,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水厂自用水率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 5%~10%。当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第4.0.9条规定,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应根据城镇性质和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供水系统布局,结合现状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2~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故时变化系数通常均大于水厂自用水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4679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