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中标城市立交桥工程,桩基础为端承桩,承台墩柱盖梁均为现浇施工,上部T 型梁

admin2022-08-02  26

问题 甲公司中标城市立交桥工程,桩基础为端承桩,承台墩柱盖梁均为现浇施工,上部T 型梁为现场预制,采用先张法进行预应力张拉。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下25m 左右位置为硬岩,硬岩上部为粉砂土和流砂。项目部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方式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设备前期用反循环钻机,钻孔至岩层后改用冲击钻钻进到岩层2m,在施工中部分桩发生了塌孔事件。本工程墩柱高4~10m,断面为六角形, 采用对扣式定型模板,在拆模后发现8m以上的四根墩柱混凝土有质盐缺陷,在墩柱下部模板接缝附近的棱角部位,混凝土出现蜂窝现象。项目部编制了现场预制梁的施工方案,并编制了施工流程:①安装模板;②穿预应力筋及安放非预应力钢筋骨架;③浇筑混凝土;④张拉预应力筋;⑤拆除模板;⑥养护混凝土;⑦放张预应力筋;⑧构件吊移;⑨清理台座、刷隔离剂。因T 型梁吊装和运输的原因,项目部将施工现场附近的10 棵树私自砍伐掉,遭到了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警告。【问题】1. 结合案例背景,分析本工程中发生塌孔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 结合案例背景回答墩柱拆模后, 下部的棱角局部出现蜂窝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3. 对于墩柱出现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从技术上应如何处理?4.将本工程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的工序进行排序(用序号即可)5.本工程中,对于影响施工的10 棵树应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1.发生塌孔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地质条件中上部地层为粉砂土和流砂,且反循环钻机相对于正循环钻机而言护壁效果差,而更换冲击钻进行钻孔后,对已经成孔的孔壁有振动,进而造成塌孔。
2.可能的原因是:①因为蜂窝现象出现在墩柱棱角部位,可能是模板拼装不紧密,模板接头没有做好密封,造成漏浆现象;②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因为出现质量问题的是8m 以上的墩柱下部,振捣可能存在操作问题,出现漏振或者过振。
3.首先对蜂窝部位进行检查,视结构性蜂窝和非结构性蜂窝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处理措施。如果是非结构性蜂窝(不影响结构承重,亦未损及钢筋握裹) ,处理方法是将蜂窝处疏松敲除,洒水湿润,使用与混凝土相同配比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如果是结构性蜂窝,处理方法: 敲除蜂窝处的疏松部分至钢筋周围,清理结构接搓及钢筋表面,涂刷混凝土专用黏着剂,灌注与原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新挠筑混凝土最好为膨胀无收缩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最后做试验检测其强度是否达到原设计强度。
4.先张法(台座法)施工主要工艺流程是:⑨清理合座、刷隔离剂→②穿预应力筋及安放非预应力钢筋骨架一④张拉预应力筋→①安装模板→③浇筑混凝土→⑥养护混凝土→⑤拆除模板→⑦放张预应力筋→③构件吊移。
5.对于影响施工的10 棵树,施工单位不能私自进行砍伐, 如的确制约施工,也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336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