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闸室结构如

admin2022-08-02  21

问题 某平原区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闸室结构如下图所示。本工程施工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上、下游围堰为均质土围堰,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将闸室地基挖至建基面高程10.0m,弃土运距约1km。工作桥夜间施工过程中,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问题:1.说明该拦河闸工程的等别及闸室和围堰的级别;指出图中建筑物1和2的名称。2.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依据土的开挖方法和难易程度,土共分为几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属于其中哪一类?3.背景资料中,施工单位选用的土方开挖机具和开挖方法是否合适?简要说明理由。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哪几级?本工程背景资料中的事故等级属于哪一级?根据2名工人的作业高度和环境说明其高处作业的级别和种类。

选项

答案

解析 1.工程等别:Ⅱ等;闸室级别:2级;围堰级别:4级。图中:1为铺盖,2为消力池。2.土共分为4类;本工程闸室地基土为Ⅲ类。3.施工单位选择的开挖机具合适,开挖方法不合适。理由:本工程闸室地基土为Ⅲ类,弃土运距约1km,选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开挖是合适的,用挖掘机直接开挖至建基面高程不合适,闸室地基保护层应由人工开挖。4.①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4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级(或:特别重大、特大、重大、较大),本工程事故等级为Ⅳ级(或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②高处作业级别为三级,高处作业种类为特殊(或夜间)高处作业。1.本案例拦河闸工程,设计流量850m3/s,校核流量1020m3/s,根据《水闸设计规范》,拦河水闸工程规模应根据过闸最大流量确定,故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相应其等别应为Ⅱ等;闸室为主要建筑物,其级别应为2级;围堰为临时建筑物,级别应为4级。图中:1为上游铺盖,2为闸下消力池。[解答分析]这是一道有关水闸工程基本概念的考题,考核考生对水闸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以及水闸工程结构布置的掌握情况。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工程分类,依开挖方法、开挖难易程度等,土共分为4类。本工程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闸室地基土为Ⅲ类。[解答分析]这是一道有关工程地基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土基知识的掌握情况。3.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工程分类,依开挖方法、开挖难易程度等,土共分为4类。本案例闸室地基为含少量砾石的黏土,自然湿密度为1820~1900kg/m3,弃土运距约1km,属于Ⅲ类土。反铲挖掘机是正铲挖掘机的一种换用装置,一般斗容量较正铲小,工作循环时间比正铲长8%~30%。其稳定性及挖掘力均比正铲小,适用于Ⅰ~Ⅲ类土。所以,施工单位选择的开挖机具合适。临近设计高程时,应留出30~50cm的保护层暂不开挖,待上部结构施工时,再予以挖除。[解答分析]这是一道有关土方开挖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不同类别土开挖方法、开挖机具选择以及建基面保护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建管[2006]202号),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分为Ⅰ级(特别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Ⅱ级(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Ⅲ级(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Ⅳ(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四个等级。本工程造成2名施工作业人员不慎坠落,其中1人死亡,1人重伤。故,事故等级为Ⅳ级(或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规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其中特殊高处作业又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强风高处作业、异温高处作业、雪天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带电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抢救高处作业。一般高处作业系指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本案例坠落人员作业高度为33.0-11.7=21.3m,为三级高处作业;工作桥夜间施工,为特殊高处作业。[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质量与安全事故方面的考题,考核考生对质量与安全事故分类、高处作业要求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279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