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11时左右,W企业燃气车间主任申某在车间巡视检查,发现15×

最全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2013年7月13日11时左右,W企业燃气车间主任申某在车间巡视检查,发现15×104m3高炉煤气柜油压异常。且活塞上CO浓度超标。经过检查、调整回油量、观察油位变化后,即电话通知车间内部调度(气柜班)班长吴某,要他叫上车间技术员黎某、综合作业班班长李某一同去检查气柜油位。13时左右,吴某、黎某、李某3人一同赶到车间。14时左右,气柜活塞落底,退出运行。14时15分左右,申某因需参加会议,在交代吴某、黎某、李某3人尽快调节好油位后离去,吴某、黎某、李某3人继续进行故障排查。16时40分左右,综合作业班副班长蒋某接到李某电话通知也到达现场协助检查。经吴某、黎某、李某、蒋某4人一同处理油位仍不正常,黎某电话报告申某要进入气柜内才能作进一步检查,申某同意打开入孔,并要求戴好空气呼吸器入柜检查。随即,吴某、黎某、李某、蒋某4人进行了分工,吴某和蒋某进入气柜内检查,黎某和李某在气柜外监护。17时左右,在打开气柜入孔后,吴某用CO报警仪进行检测,听到CO报警仪报警声,吴某意识到柜内还有煤气,于是安排大家到车间办公室休息。17时40分左右,黎某再次上到气柜入孔处,检测柜内煤气浓度,CO报警仪显示读数为999ppm(报警仪量程为0~999ppm)。18时左右,吴某、黎某、李某、蒋某4人各自佩戴空气呼吸器并携带CO报警仪和手电筒等工器具,准备按照事先分工安排进气柜检查。吴某先上到入孔平台,由于入孔太小,佩戴空气呼吸器不便进去,吴某试图先进入气柜,再佩戴空气呼吸器。待蒋某上到气柜入孔平台后,见吴某已进到气柜内,并已背好空气呼吸器,但还未戴好呼吸器面罩。随后,蒋某突然听到一声响,看到吴某斜躺在气柜活塞油槽之间,蒋某立即用手扯住吴某衣服,试图将吴某拉出来,但没拉动,同时大声向黎某和李某呼救。黎某迅速爬上平台,和蒋某一起施救,并将蒋某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戴到吴某的脸上。李某立即电话报告车间主任申某,并通知煤气防护站派人救援。18时15分左右,煤气防护站和消防队救援人员、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护人员以及能源中心领导、相关科室人员相继赶到现场,并迅速组织施救。18时45分左右,吴某被从气柜内救出,立即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煤气爆炸的要素。  2.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部门组成?  3.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规定,简述3号炉机修车间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W企业燃气车间气柜安全检查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5.写出置换煤气柜内煤气时,应采取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选项

答案

解析 1.煤气爆炸的要素包括:
  (1)足够数量的助燃剂(氧气、空气等)并与可燃物接触。
  (2)煤气和空气(氧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3)具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2.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3.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6)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8)有关事故案例。
  (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4.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W企业燃气车间气柜安全检查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
  (1)进入煤气柜安全检查或维护检修应采取间接置换法去除柜内煤气。
  (2)作业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不得单人作业,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在场监护,监护人员不得入内。
  (4)进入煤气柜内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5)不得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
  (6)应携带CO检测仪和O2含量检测仪,检测不合格不得进入煤气柜。
  (7)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穿戴防止产生静电的劳动防护用品。
  (8)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保障联络。
  (9)不应有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使用不产生火星的工具。
5.置换煤气柜内煤气时,应采取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1)不应采用空气直接置换煤气的方法,宜采用氮气。
  (2)所使用的氮气量应为气柜容积的2.5倍以上,或检测其浓度,置换氧含量小于2%为置换合格。
  (3)使用惰性气体置换煤气前,应将排气口打开,使湿式或干式煤气柜处于最低安全位置。
  (4)在关掉惰性气体前,应将顶部浮塔或活塞浮起,对可能出现的气体体积的收缩应考虑适当的修正量。
  (5)在整个置换过程中,煤气柜内应始终保持正压,一般约为1500Pa,最少不低于500Pa。
  (6)在吹扫煤气时,气柜应排空到最低的安全点,关闭进口与出口阀门,使气柜完全与空气隔离。
  (7)用惰性气体吹扫完毕,应将惰性气体气源从气柜断开,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
  (8)煤气柜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根据氧气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
  (9)煤气柜内活塞下部气体中CO浓度小于或等于1000mg/m3(即800ppm)时和可燃气体浓度降到爆炸下限的20%以下时,停止柜内煤气吹扫介质,打开入孔和放散阀,加强柜内空气对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274357.html

最新回复(0)